-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成岩家族
火成岩是由岩漿或熔岩冷卻固化形成的。有些岩漿在地殼內即固化,就是所謂的深成岩;有些岩漿噴出地表而形成火山岩。 固體地球的地殼及上部地函就是由火成岩組成的,包含大家所熟知的岩石圈及軟流圈都是。
地底下並不是處處都充滿了岩漿,一般人以為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就是一圈岩漿,其實是被軟流圈這個名詞所誤導,軟流圈中的物質只有極少比例是熔融的,整體而言還算是固態的岩石而非岩漿。岩漿是一種暫時存於地殼內部的熔融物質,地球內部的溫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壓力也大,大部分區域的地溫均未超過岩石的熔點,岩石並無法熔化,因此在地底下並未存在著連續的岩漿層。只有在特殊環境與條件下,深處的岩石才可能熔融而產生岩漿(參考下圖)。
(圖修改自高中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民73年版)
許多岩漿的生成環境都與板塊運動有關,台灣的火成岩形成背景也是如此。雖然大陸地殼的主要成分-花岡岩類就是火成岩,但是台灣位於聚合性板塊邊界,長期的造山運動使得地殼岩盤之上堆積了巨厚的沈積岩及變質岩,大陸地殼位於極深處而未出露於地表;然而另一方面,卻正是由於位在聚合性板塊邊界,附近即有板塊的隱沒作用,因而在地質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岩漿活動,地表並不缺乏火成岩。
由於深成岩是岩漿在地下冷卻形成的,溫度降得慢,因而礦物結晶時間長,結晶就會較大,用肉眼即可辨認,當然冷卻愈慢的結晶就可能愈大;而火山岩則由於岩漿噴出地表,遇到冷空氣或海水之後會快速冷卻,因而礦物結晶很小,常常需要以顯微鏡才能觀察得出結晶;有的火山岩漿冷卻得實在太快了,連最微小的結晶都來不及生成,那就是非晶質的火山玻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