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史实与现实散论
孙伟儿 著
序
孙伟儿是我大学学妹。印象中的她活泼开朗,聪慧好学。参
加工作后,虽因工作需要她调动过几个单位,但一直没有停止笔
耕,这对于一位教学任务繁重,又担负着相夫教子重任的女教师来
说,十分难得。更为可贵的是,我还不时能在《宁波日报》、《鄞州日
报》,电视电台,甚至是外省媒体,看到或听到她宣讲获得赞誉的报
道。她将自己的学习、研究之心得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使大
众受益,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前不久,孙老师送来了即将出版的文集手稿,并请代为序。我
很少替人写序,但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于是遵嘱通读了送来的文
稿。在这本文集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一种既敬业浓醇又清逸澹
远的探索气息。
本文集的最大特色在于既有历史的探究,又有现实的关怀,所
涉内容大多与著者的专业背景及所从事的工作直接相关。
孙老师大学期间读的是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主要是在系统整
理人类过往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做出理论解
释和精神体验。孙老师收集的历史研究论文,能够以既存的历史事
实为对象,通过系统地搜集与客观地鉴定史料,以批判探究的精神,
对历史事实做出准确的描述与解释,给人以启示。同时,作为一位
历史教育工作者,她还能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依据教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与历史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提出历史教学研究
方法的新思路,并对相关的历史教育基本原理进行科学的阐述。
001
史实 现实散论
与
历史学又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问。在急剧变迁的当
代中国社会,史学工作者不应关起门来做学问,而应把自己的视
角、自己的兴趣转向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如此才能赢得历史
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文集下篇虽以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但研究的方法却带有治史的风格。这些论文大多都是通过深入的
调研,在充分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方式,对
民生需求、文化建设、乡风文明、社区秩序、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等
现实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析。这些研究对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和
谐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当然,作为文集难免有各种不够完美的地方,如书中有些问题
的论述略欠缜密、不够成熟,但不管怎样,它毕竟是孙老师辛勤教
育、潜心研究的点点心血,闪耀着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智慧火花。
教海无涯,学无止境;跬步至千里,耕耘香满园。孙老师二十
余载如一日,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历史与现实
问题,将自己在教学与研究上的探索与思考拾取下来,连缀成文,
成就了这本文集。这又是一种精神。
陈君静
2013 年 12 月 6 日于宁波大学包玉书楼
002
目录CONTENTS
001 序
上篇 历史及党史党建问题研究
003 王安石早期农田水利思想及其实践试探
009 陈亮的教育思想
020 试论《学记》的人文价值
028 试论历史教育与智慧教育
034 史料数据与爱国主义教育
039 突出历史学科特点 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043 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与战时“大国地位”的确立
053 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
06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思路与举措
079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理论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下篇 当代现实问题研究
097 辩证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几个关系
103 浅谈宁波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110 宁波市农民文化生活需求状况调研
—— 以鄞州区为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