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住区规划理论及其发展: 居住是城市三大中心功能之一, 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四大基本需求之一居住区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聚居地, 是构成城市的主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为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步骤,居住区规划的目的是为居民创造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 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 西方近现代居住理论 与时间发展历程 一、西方近现代居住规划理论的发展思潮与探索: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发展 (一)欧洲以改造城市贫民窟为目标的探索 (二)乌托邦城市 1、新和谐村 英国企业家 罗伯特·欧文 800~1200人 每人耕地0.4公顷总体布局为方形,住宅沿周边布置,有公共建筑,院内有绿地 2、工业城 工业村规划将工厂、居住、公园一系列结合在一体 3、田园城市理论? 英 霍华德《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 城市应是体现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优美应能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体” ?? 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卫星城 4、卫星城:在大城市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建设既与中心城区有密切关系,又可承担并分散中心城区部分职能的较小城镇,体现着子城与母城的关系 5、现代城市:主张城市应按功能分区,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 柯布西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走向新建筑》主张用工业化的方法大规模建造房屋 《明天城市》城市按功能分区 方格网+辐射。 根据C·A·佩里的论述,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三)小区规划理论 社区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形成社区四个条件:1、有一定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工作 居住 交通 游憩 社区的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 到近现代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趋同化,城市居住形态较传统形态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其演进特征:??????????????????????????????????????? 城市居住形态由松散型——紧凑型——密集型发展; ?城市居住格局由街坊式——邻里单位——居住小区——新街坊发展; 居住模式由传统家族合院式——公寓式住宅发展; 住宅高度不断提高由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不断提高; ?家庭结构关系不断简化,由家庭化(同族系)——直系化(祖、儿、孙系)——核心化(夫妻、孩) (四)新城市主义运动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 (1)紧凑性原则。要生成有活力的社区,足够的人口密度是基本前提,因而要有足够的容积率和紧凑度。这样也可以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2)适宜步行的原则。步行对营造城市社会生活非常关键。为了支持步行与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出行,应该将各种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布局于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之内,而公交站点与住宅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在步行范围之内。通过适宜步行的空间设计,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有助于消解汽车造成的种种负面效应; (3)功能复合(多样性)原则。要在邻里街坊内或以公交站点为中心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布置商店、服务、绿地、中小学、活动中心以及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以便支持步行和公交主导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以这种多样性增强街坊社区的活力与魅力,从而吸引人们外出步行、介入社会生活; (4)可支付性原则。通过紧凑性开发,提高土地以及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与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并“浓缩”了税源,因而让市政当局负担得起(而在松散低密度的郊区,市政所获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