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实验报告
——反射光栅的研究
班级:光电一班
姓名:赵俊俊
学号:090402166
反射光栅的研究
实验目的
研究反射光栅,测出其光栅常数。
加深对反射光栅斜入射光栅方程的理解。
了解CD盘、VCD盘的特点。
实验仪器
He—He激光器。
CD(VCD)盘。
标尺、直尺。
光学支架。
实验原理
制造光栅的方法有机械刻划,光电刻划,复制方法和全息照相刻划四种。机械刻划是古老方法,但可靠,间隙刻划技术比较成熟。
光电刻划就是利用光电控制的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排除光栅刻划过程中机械变动和环境条件改变所产生的各种刻划误差。它一方面提高了光栅刻划质量,另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机械结构、降低个别零件的精度和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目前复制法有二种:一次复制法就是真空镀膜法。二次复制法是明胶复制法。
全息照相刻划法,其原理如下:二束相干光重叠会产生干涉条纹,其间距为D=λ/2sinα为(λ为光束波长,α为两束光干涉前的夹角)。如激光的射出的相干光束,通过发散物镜O和针孔S,再经抛物镜P反射后落人两块平面反射镜P1和P2。由于平面镜P1和P2的反射使已分离的两束光成交于E面,其交角为2α。这两束光是相干的所以在正面产生干涉条纹,条纹的间距d。若在面上放置一块予先涂上抗光蚀层的毛胚,则在蚀层获得干涉条纹的空间潜象,经显影后则在毛胚上获得干涉条纹的立体象(全息象),这就是透射衍射光栅。镀反射膜后可成为反射式衍射光栅。光栅的质量与膜层厚度同光栅常数之比例有关,与光栅毛胚的法线和两相干光束干涉前夹角的等分线是否一致有关,并与显影和曝光时间有关。
光栅能分光,是由于光栅上每个刻槽产生衍射的结果。由于光的衍射使光经过光栅后不同波长的光沿不同方向衍射出去。每个刻槽衍射的光彼此之间是互相干涉的。波长不同的光干涉的极大值出现的方向不同,因而复合光经过光栅后使色散而成光谱。
相邻两刻槽间距离为d,设入射光线与光栅法线成α角入射,此时不同波长的光衍射方向是不同的,如波长为入的光将与法线成β角的方向衍射。两相邻刻槽的衍射光①和②,在到光栅前,光线②多走光程为dsinα,而经光栅衍射后光线①又比光线②多走dsinβ,故衍射光①和②经光栅衍射后光程差为d(sinα—sinβ)。衍射光产生干涉,按干涉原理,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倍数时,起到了增强和迭加作用。因此,对于波长为入的光,其衍射方向应满足下列方程。
d(sinα—sinβ)=mλ (m为正整数)
显然,如果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同在法线一侧,则光程差为: d(sinα+sinβ)=mλ
由此得到下列公式: d(sinα±sinβ)=mλ
式中: d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称光栅常数。
α入射角,即入射光束和光栅法线夹角。β衍射角,即衍射光束和光栅法线夹角。
如α与β都在光栅法线同一侧,方程取“+”号。α与β都在光栅法线异侧时,方程取“—”号。λ衍射光的波长。m干涉级或称光谱级。
这个公式称光栅方程,这对平面,凹面,反射和透射光栅都是适用。当给定光栅的入射角确定时,便可以计算不同波长衍射方向。
光栅方程公式对每个不同的m值有相应的光谱,这称光谱的级。当m取0,1,2…时,分别为0级,1级,2级光谱。相应于各m的负值,有各负级光谱。所谓0级光谱,就是光栅不起色散作用,只起镜面反射形成的入射狭缝的像。
实验要求
就地取材,用CD(VCD)盘制作反射光栅。
测出该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
用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反射光栅的斜入射光栅方程。
数据记录与处理
测定光栅常数d
垂直入射
一级
二级
D
平均
sinβ
dm
左
右
左
右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1.6*10^(-6)m
5.48cm
5.45cm
16.25cm
16.50cm
12.4cm
5.465cm
16.375cm
0.4
0.8
6.27cm
6.15cm
18.89cm
18.87cm
14.0cm
6.21cm
18.88cm
0.4
0.8
7.01cm
6.98cm
21.52cm
21.50cm
15.9cm
6.995cm
21.51cm
0.4
0.8
斜入射
一级
D
左
右
7.50cm
15.50cm
16.70cm
8.74cm
11.15cm
18.00cm
9.60cm
10.65cm
19.25cm
思考
怎样用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反射光栅的斜入射光栅方程?
答:相邻两刻槽间距离为d,设入射光线与光栅法线成α角入射,此时不同波长的光衍射方向是不同的,如波长为入的光将与法线成β角的方向衍射。两相邻刻槽的衍射光①和②,在到光栅前,光线②多走光程为dsinα,而经光栅衍射后光线①又比光线②多走dsinβ,故衍射光①和②经光栅衍射后光程差为d(sinα—sinβ)。衍射光产生干涉,按干涉原理,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倍数时,起到了增强和迭加作用。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