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docx
登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
技能与方法: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过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教学重点:
1、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rtr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反映安史Z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 景和人民生活疾苦。
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吋写的。此吋“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 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 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己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 病死在出蜀途中。国运的艰难,身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 严武相继去世一一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 朗读诗歌
同学个别朗读
教师范读
集体朗读
听朗读录音
四、 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
1?听过录音,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屮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 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
同学融入感情朗读
仔细品味感情: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 品味颈联所蕴含的感情。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竟然有八种悲,同 学们踊跃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种或儿种。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 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鹤林玉露》明确:
“万里”:联系课下注释,指离家万里。很远的地方,诗人作此诗地点
在夔州,他把长安当做自己的家乡,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第一层悲,远隔万里Z悲。
“秋”:古诗伤春悲秋的主题,一片萧索之景,可联想到人的暮年。
“作客”:和现在的“做客”是否相同?
不同。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在外漂泊,当吋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吋期。
“常作客”:长期的漂泊在外,羁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
岁去世为止,□年屮,一直在外漂泊,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作客是客居他乡, 漂泊在外因为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所以如果你到朋友家去做客远隔万里对能还不 那么悲,但如果你是长期的漂泊在外,那这个悲就很大了。
“百年”:联系课下注释,指到了晚年。
“多病”:杜甫疾病缠身。
“独登台”:重阳节登高,只身一人没有亲朋。联系《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台”:高迥处也。高和感情有什么关系?
联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它能够感受到宇宙时空是那么的宽广,而我渺小的孤独的一个人在这样大的一种时空当中, 更突显落寞和孤寂。
4?品味尾联所蕴含的感情
“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杜甫个人的命运又指国家的命运,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具有博大的胸怀。
“潦倒新停浊酒杯”:古人认为酒能浇愁,无奈多病连酒也不能喝了。这种忧愁怎么排 解呢?
5?融入感情,同学再读颈联和尾联,指导朗读
颈联是他的身世之苦,读“万里”的时候就要想象出浩淼的感觉,巨大的空间感。“悲秋” 重点突出悲字,这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常作客”突出“常”。
四、探究景物描写
诗歌屮的景跟情有关系吗?诗歌当屮的景跟大自然的景有什么区别。找同学回答。
明确:诗歌中的景蕴含了作者的感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中的景象我们叫做意象。
2?首联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身体冷,心里冷。
高天:高远的天空下感觉人很渺小。
猿啸哀: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颔联写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屮国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生命的陨落之感,韶光易逝。不尽长江:时 间的永恒之感。
对比之下,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
分析意境
刚才同学们说初步感觉这首诗是“悲”的,当我们整体的体会这首诗给我们的境界感的 时候,你觉得你会用得很么词来表达呢?悲哀,悲沉还是其他的什么?
明确:悲壮
五:小结
小结:作者在写景时?呈现11!来的是--种箫瑟、凄凉、开阔的景象,而他所表达的感情有 羁旅愁,有身世苦,同时还有非常高远的家国忧。景象与感情融合到一起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悲壮”。
六、集体背诵本诗
七:作业:
背诵本诗
比较阅读:《望岳》
《望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弟子规》企业管理的良方.docx
- 《当前服务业发展形势与政策取向》6333分.doc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范文.docx
- 《彩蝶》常涛教学设计.docx
- 《彼得与狼》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
-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多量程电压表设计报告.DOC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开关可控制霓虹灯.doc
- 《德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x
- 《怀疑与学问》顾颉刚预习工作纸.doc
- 《我的租房网》实验要求及推荐步骤.DOC
- 《构建促进中小学高职称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的研究》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 《构建促进中小学高职称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 《林西县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专项方.doc
- 《标准C语言基础教程(第四版)》习题答案(一).doc
- 《校园绿化我知道》实践活动设计关于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方法指导课.DOC
- 《校本教研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上半年总结.DOC
- 《校本课程(地理)开发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DOC
- 《桦树皮律令研究》以文献学研究为中心学位.docx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65课件.pptx VIP
- 2025年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docx VIP
- 第3章 知觉和模式识别.ppt VIP
- 公开课饮酒其五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VIP
-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设计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df
- 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吊装方案.doc VIP
- 中医操作评分标准.pdf VIP
- 5.1 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农广校说课大赛.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