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动成势-涂光社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势 ”这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意蕴相 当丰 富 的词 ,在 不 同场 合 可 以分 别解 释 为 形、姿 态、权 力、地 位、时机 、法 度、情 状、环 境、条 件 、威 力、规 律和运动趋 向等等 。在保持 自身基本含意的情 况下 ,它能与其他宇组合成许多复合词和成语、 词 组 ,比如 形 势、姿 势、声 势、气 势、趋 势、态 势、 势 利、势 力、势 态、势 焰、势 头、均 势(现代 物 理 学 上 还 有 势 能、势 差、电动 势 等 等 ),以及 势 不 两 立、势 均 力 敌、势 如 破 竹、因势 利 导、大 势 所 趋 、 趋 炎 附势、审时度 势、虚 张声 势、势不可挡之类 。 在历史故事和通俗小说里 ,亡 国之君与败军之 将 常有“大势去矣 ”的哀 叹,“强弩之末 势不 能穿 鲁缟 ”则是势尽力微 的比况 。得势者往往平步 青 云为所 欲为 ,“虎 落平 阳 ”和“龙游 浅 水 ”的可 悲处境 自然 是 失 势所 至 。高屋 建瓴 者 势不可 遏 ,气势磅礴者每每先声夺人 。仗势欺人者是 第 2 页 权贵豪强的鹰犬 ,乘势而起者则顺应 了潮流把握 了时机 。罚 不责众是迁就其人多势大 ,“小打小 闹”不被重视也只因其势 单力薄成不 了“气候 ”。《孟子 公孙丑下》中曾经说:“天时不 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其 实无论是天 时、地利还 是人和 ,古 人之所 以在政治和战争 中注重这三者 ,其 目的不外乎追求得 “势 ”,形成一种顺乎潮流、胜券在握 的有利格局 。 势有消长 ,有逆转 。也就是说 ,势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 空 间 的改变而不断地运动变化着 。当初项羽顺应天时民心 ,破釜 沉舟挥师击秦 ,楚战士无不 以一 当十 ,呼声动天,确乎具有摧 枯拉朽之势 。然而 时过境迁 ,项羽最后又在垓下发 出“此天之 亡我 ,非 战之罪也 ”的感慨和“时不利兮骓不逝 ”的悲歌 。后唐 庄宗天下得而复失,史家亦称:“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 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 困之 ,而身死 国灭 ,为天下笑 。”谭 嗣 同在变法失败舍生成仁之 际也有“无力 回天 ”的遗恨 。这些慨 叹皆为得势失势而发 。如今对 年代初大陆人 民思想水准 的估价也许不一,但一般都承认其时革命 的势头正旺,人们 的 精神意志和行为仿佛被无形 的大潮推拥,不得不投身其 中,甚 至虔诚地为种种 “运动 ”推波助澜 ,这无形的大潮就体现 出 “势 ”。当代人在观察和判断运动变化 的多元结构 的世界现象 时 ,经 常使 用诸 如“形 势 ”、“趋 势 ”、“势态 ”、“势头 ”和“均 势 ”、 “势力 ”这样 的概念 ,其 中表达 出精微义蕴 的“势 ”是很难被另 外 的字 眼替代 的。在可 以预见 的将来 ,“势 ”这个 系统 的语汇 仍然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大概是明白无疑的。 古人说:“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 由。”(王弼 《老子指略》 ) 一定的概念只能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 。一个重 要 的概念或范畴的产生,必然反 映出其创造者 的某种意识 ,体 第 3 页 现 出其思维方式上 的某种特 点 。一定范畴的产生是人们认识 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反映 。倘若在一个 民族发展 的历史长河 中 某个范畴沿用不衰 ,那么就表 明它与这个 民族 的传统意识有 密不可分 的内在联系 ;该 民族能够运用它来 阐述对思考对象 的独特理解 。如果这个范畴在 中西合璧的当代社会仍葆其强 劲的生命力,还在若干领域广泛使用而不被取代 ,那就说明: 它所反 映的事物 的某一本质方面依然得到认可 ;创造它的民 族对人类文 明作 出了贡献 。 “势 ”可 以说正是这样 的一个 范畴 。 考察“势 ”意识在 中国传 统文化 中的广泛存在 以及“势 ”作 为概念 的成长过程 ,当有助于 了解华夏 民族把握和反 映世界 的一个基本着 眼点。 人是 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类的祖先大概从摆脱 蒙昧状态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就感受到 自我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