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视觉障碍学生行动能力之辅导.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視覺障礙學生行動能力之輔導 (來源) 書名: 視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 主編: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劉信雄 王亦榮 林慶仁編著】 印製: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時間: 2000/12/1 視覺障礙除了無法以視覺為學習工具以外,最大的困擾便是行動不便。由於行動不便,造成活動空間的限制、生活經驗的貧乏、人際交往之減少,以致於陷於狹隘的生活世界,為了解決視障所造成行動的不便,於是「定向行動」訓練課程,便成為視障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訓練項目之一。 所謂定向(orientation),係指一個人在其環境中,利用自己本身各項感官能力,以了解他個人和環境中各項物體間之相互關係,以及環境中物與物,相對位置關係的能力。簡言之,一個人必須:(1)對環境有一幅心理地圖,知道整個大環境的大概;(2)要了解其身旁四週環境的情況;(3)要知道自己在大環境中的相對位置;(4)要了解行動的目的地,以方便建構行走的路線圖;(5)要了解自己身體方向改變後,自己與環境中各項物體間,關係的改變。因此,定向能力有如利用一個羅盤和地圖,先要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座標方位,隨時修正行動的方向,以提高行動的效率。 要做好定向工作,首先盲生要有正確的一般概念,教導時宜從身體形象(body image)概念開始, 進一步再培養與身體有關的動作概念,如上下、左右、往前、後退、橫過、超越等,進而指導其對距離、空間、時間、角度、及各種幾何圖形的概念,甚至方向、方位等地圖閱覽的能力,最後對社區公共設施的相關位置、和心理地圖的建構能力等,也要加以指導。 至於在感覺訓練上,要培養盲生善於利用各項殘存感官的敏銳能力,除了殘餘視力仍然可以提供有效的視覺訊息外,其他感官如觸覺、嗅覺、聽覺、膚覺等,盲生不是天生特別靈敏,仍然需要給予相當的訓練,他才會善於利用環境中微弱的有用線索,以利其對四週環境的了解和判斷,因此感官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 所謂行動(mobility),係指一個人能利用自身的各項生理運動機能,使有效而安全地由一個地方走動到另一個地方的能力。所謂生理運動機能的能力,係指包括各種感覺器官對外界訊息的蒐集、判讀,以及肌肉神經的反應,以使身體得以運動以改變其位置的能力。所謂有效而安全的走動,係指視障人士可以藉助自我保護的方法或工具,以做好探索的工作,而能安全有效的到達目的地。 為了做好行動工作,首先需訓練視障人士要有良好的身體姿態與步法,視障人士需要掃除笨拙的形象,則其身體姿態必須優雅而正常,如此不但雅觀而且不易在行走時造成偏向(veering),而且由於體態正常,則其骨骼關節才會有最正常的效用發揮,因此身體姿態的評量及矯正,是一項需要特別注意的工作。做好行動工作的第二個要件,便是行動技能與輔走工具的使用,通常指導這些行動技能的訓練時,都併有其他概念及感覺訓練在內,它無法只是單獨的一項訓練,因此統合身體各項能力,運用於行走,是非常重要的。 定向與行動是不能分開的能力,心理地圖有如羅盤和地圖,感官能力有如通訊及探測等導航設備,生理機能有如引擎發動機,輔走工具有如船槳或船舵,各項設備必需齊備且發揮功能,統合協調運作,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一)培養正確的一般概念 培養視障學生正確而豐富的一般概念,是從小就要進行的工作,由於視障者在視覺能力上的困難,對事物完整性的認識有其限制,因此對太大、太小、太高、太遠、太長、太低、太深、太脆、太熱等實體及具危險的事物,無法進行正確的觀察,對明暗色彩無法體驗,對位置及景深不易把握。因此在指導時應把握一些原則,(1)從具體實物經驗著手、(2)加強對事物功能性的認識、(3)提高對事物特性做抽象層次概念化之體認。 1.身體形象訓練 身體形象訓練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從對身體部位及功能的了解後,能擴及對環境關係的把握,訓練項目通常包括: 身體之各面:了解身體之側面、前面及後面。 身體之部位:知道身體各部位名稱、位置及功能。 身體之動作:軀幹及四肢之活動。 左右之概念:除了解身體之左右部位外,還要能分辨左右方,並指出正左及正右之能力。 方向之認識: 認識自己身體上下、左右、前後等部位。 了解他人或他物之上下、左右、前後等位置。 了解環境中,物體上下、左右、前後變動的情形。 空間方位之訓練(如東西南北)及研讀地圖。 至於一般訓練的程序是:出生至八歲強調身體形象觀念之訓練;四歲至十二歲注重動態空間定向之訓練;六歲至十八歲著重研讀地圖;十二歲至成人融合在一般定向行動技能訓練中實施。 2.充實日常生活經驗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生活經驗對行動能力有助益,這些經驗,事實上就是在提高視障者對一般概念的正確認識,諸如: (1)長度與距離的概念 (2)角度與轉彎的概念 (3)幾何圖形與市街圖形的概念 (4)交通工具與交通規則的概念 (5)庭院與社區、商店與市場、百貨公司與市街等城鄉概念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