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初休养 生息的需要 * *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 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 ⊙ 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 ⊙ 特征: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 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 ⊙ 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人民少干扰,所谓 “纵民之欲 ”, “与民休息 ”,“顺民之情 ”,“顺流而与民更始 ”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 兴起的原因 ——汉初巩固统治的指导思想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3)黄老之学符合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 需要; (陆贾):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史记·陆贾列传》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2. 内容: (1)内容: (2)地位: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 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汉高祖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① “黄”:黄帝的学说 → 治身(养生) “老”:老子的学说 → 治国 ②“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 “因时制宜”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3. 作用: (1)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 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想一想 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 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如此重要 的作用,为什么汉武帝时,黄老之学 会被新儒学所取代呢?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4. 衰落的原因: (1)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 (2)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④经济发展,国力日盛 ①诸侯问题尚未解决 ②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③匈奴威胁仍未解除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 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1、诸侯势力威胁中央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横, 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 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 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平准书》 2、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 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去…… 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 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 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3、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权神授” (1)“大一统”思想: (2) 天人感应 (3) 三纲五常 2、董仲舒的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求) 三纲: 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董仲舒取《公羊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故称“春秋大一统”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⑵君权的有限性-----如果人君无道, 天将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 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 以谴告之,不知自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