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生态和健康危害研究提升风险管控-中国科学院院刊.PDF

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生态和健康危害研究提升风险管控-中国科学院院刊.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Microplastics 编者按 近年来,微塑料特别是海洋微塑料污染作为新型环境问题受到全球重视,欧美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法规。然而,微塑料对环 境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海洋,淡水、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尚未引起广泛关切,其危害远未被观察、证实和认识。为加强全社会对环境 微塑料污染的认识与研究,《院刊》特组织“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专题,从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关分析检测方法 以及国内外监管(法规)进展等角度进行阐述,期待有更多科学家和管理者加入到对微塑料的相关研究与治理中来,为国家制定相 关政策和法规、开展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技术。本专题由骆永明研究员指导推进。 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生态和健康危害研究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1* 2 3 4 5 6 7 徐向荣 孙承君 季 荣 王菊英 吴辰熙 施华宏 骆永明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3 南京大学 环境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4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3 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2 6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摘要 近10 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与危害等研究直接推 动了“禁止向化妆品中添加塑料微珠”等法规的出台。然而,要促使对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管控采取进一步的实 质性行动,还需要更充分的科学证据来表明微塑料具有生态和健康危害。文章强调了开展海洋微塑料的生态与健 康效应研究的迫切性,阐述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应对举措,并呼吁应采取 “预警性原则”的政策,提升海洋微塑料污染风险管控能力。 关键词 微塑料污染,海洋环境,生态和健康危害,风险管控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8.10.001 2004 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 Thompson 教授[1] 是尺寸小于5 mm 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薄膜即可被认定为 上首次提出 “微塑料”(microplastic )的概 [2] 在Science 微塑料 。与大尺寸的海洋塑料垃圾相比,微塑料在海 念,开启了学术界对海洋微塑料的广泛研究。目前,凡 洋环境中丰度更高,分布更广,可存在于海水、沉积物 *通讯作者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8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Y03)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8年10月4 日 院刊 1003 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 [3] 以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是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 。 在全球不同海域的分布与迁移特征等研究仍需要加强。 2011 年,海洋微塑料污染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 进一步掌握海洋微塑料的污染特征,有助于开展基于环 [4] 列为全球要面对的一个新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 境特征和浓度的微塑料生态毒理学研究与生态风险评估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