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抗震救灾动魄一刻感人事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医抗震救灾动魄一刻感人事迹

军医抗震救灾动魄一刻感人事迹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四川重灾区什邡市的抗震救灾队伍中,有一对军医夫妻并肩战斗了一个月。他们是来自解放军驻沪第八五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童强、陈徽军。丈夫童强是外科医生,妻子陈徽军是医疗队教导员。   XX年5月14日凌晨2时45分,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副院长范颂杰紧急敲开了童强、陈徽军家的门:“陈主任,有紧急任务,快到党委会议室开会。”陈徽军是医院政治处主任,还担任医院野战救护所教导员。   “灾区需要外科医生,让我去。”童强的短信紧接着就出现在医院党委一班人的手机上。   夫妻俩能不能一同出征?医院领导当面征求陈徽军的意见,她说:“我支持他去。”可谁知道,陈徽军作出这个决定有多难?童强的父亲因患脑中风,长年卧病在床。两个月前,医院曾下达过病危通知书,经抢救,老人才暂时脱离了危险。   5月14日晚6时30分,童强、陈徽军和近200名战友同机抵达成都。5月15日中午,医疗队到达集结地什邡市罗汉寺,陈徽军和队员们仅用45分钟,就开设了一座集内外科、b超、心电图门诊、2张野战手术台和20张病床的野战医院。随即大批伤员被陆续送来。   连续两天两夜,医疗队救治了310例重伤员。高强度的工作量,使患有严重腰腿疼疾病的陈徽军老伤复发。   “咱可说好了,特殊时期,不能影响士气,不准提我腰腿病的事!”陈徽军及时回复。此后,陈徽军每天都将止痛膏药贴满腰腿,咬着牙坚持工作。   当晚,夫妇俩还在短信中“约法三章”:“一、平时除工作外不要有接触;二、发短信少点儿女情长,多说鼓劲的话;三、万一我们中有一个不幸遇难,另一个一定要继续战斗在灾区,并履行赡养双方老人的义务。”   5月25日下午4时24分,青川发生级强余震。此时,陈徽军正在野战医院组织医护人员为一名骨折的七旬老人做手术,而童强则和战友们在蓥华镇组织搜救伤员。   强余震发生时,蓥华镇通信信号中断,夫妻俩都不知道对方是否在强余震中遇到了什么危险。当陈徽军再次见到童强时,已是第二天上午9时许。但她坚信童强会是好样的。   果不其然,那天,童强和战友们急行军14公里赶到蓥华镇竹溪村,那里有10多名伤员。他们把6名危重病人从死亡边缘抢救了回来。有一名64岁的老人,腿被砸断4处,童强就用担架抬起老人送往野战医院,手术获得成功。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