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內湖科技園區對都市變遷之影響
臺北市政府近年來的產業發展策略,是希望將臺 北市發展成以輕型、服務型、
高科技型及技術密集型為主的都市產業型態。同時因應產業結構升級及變遷趨
勢,引進資訊、生物技術、IC設計及數位內容等知識型產業進駐,並加速放寬工
業區得引進相關產業,以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促進產業升級。此外,為發展臺
北內湖科技園區產業聚落,因應產業網絡之間支援性需求及多角化經營趨勢,進
而檢討放寬產業進駐,並考量園區產業整體發展,解決廠商無法登記之問題,並
透過回饋的方式,選擇具有支援服務功能 ,提供知識或技術服務且無環境影響之
虞者,納入次核心產業項目。未來並計畫結合南港經貿園區、士林北投科技園區
暨周邊相關產業支援用地,形成「臺北科 技走廊」產業發展核心軸帶,以帶動臺
北市之整體產業發展。
承續前章對於內湖科技園區發展歷程與屬性之整理與 產業結構和連鎖特性之
分析,本章加以對內湖科技園區周邊土地利用與內湖區之產業、人口之改變作深
入之探討,以了解其對於地區發展之影響 。除此之外,為了能更加了解內湖科技
園區在全球化時代城市競爭中之角色,本研究以文獻佐證方式,企圖了解其發展
在全球化時代提升都市競爭力之必要性與 策略方針,以連結科技園區與都市發展
之關係。
第一節 內科對周邊環境之影響
一、內湖區產業部門變遷
內湖區傳統以來,是臺北市工廠單位數最多的行政區,依據臺北市產業發展
局之統計資料指出,截至民國95年底內湖區工廠共有523家,占了臺北市的所廠
家數的35.3%,在十二個行政區中排名的第一位(圖5-1),近十年來,雖然總體
數量因為臺北市產業大環境之改變而減少,但其工廠比例卻是不減反增 (表5-1)。
85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建設局,2006。
圖 5-1 臺北市各行政區工廠分布比例
表 5-1 歷年內湖區工廠占臺北市工廠比例
年度 內湖區 (家) 臺北市 (家) 占臺北市總工廠比例(%)
1997 534 2449 21.8
1998 525 2229 23.6
1999 638 2233 28.6
2000 650 2171 29.9
2001 668 2152 31.0
2002 653 2076 31.5
2003 586 1745 33.6
2004 577 1658 34.8
2005 539 1552 34.7
2006 523 1482 35.3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雖然內湖區工廠比例持續處在臺北市領先的位置,但其中的產業結構也因內
湖科技園區的發展而有所改變。從 1997 年至 2006 年的工業結構變化來看,本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