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中国的海外投资与 “一带一路” 倡议的战略构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到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包括国家
内部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全球经济通过贸易和海外投资把庞
大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
开放政策以来,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出口国, 每年的海外投资额也位居全球经济
体的前列。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我国的海外投资经历了从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投资
方式、 低端产业投资向高端产业投资扩展的进程, 海外投资的经验也在不断
地积累、 丰富。 特别是在2000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决
定实施 “走出去” 战略后, 我国海外投资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 年投资流
量和投资规模都呈指数式增长。 投资方式在传统绿地投资的基础上增加了多
种创新方式, 如跨国并购、 股权置换、 外包和建设—经营—转让 (build⁃op⁃
erate⁃transfer, BOT) 等, 海外证券投资开始起步, 并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
①
中国的海外投资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迄今为止, 我国的海外投资
分布于全球 174个国家和地区, 并签署了 14个自由贸易区协定, 涵盖亚洲、
① 裴长洪: 《中国海外投资促进体系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第67~75 页。
·1·
“一带一路” 投资保护的国际法研究
拉丁美洲、 大洋洲、 欧洲的22 个国家和地区, 如与东盟、 新加坡、 巴基斯
坦、 新西兰、 智利、 秘鲁、 哥斯达黎加、 冰岛、 瑞士、 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
贸协定。①
不过, 在我国海外投资快速扩张的同时, 海外投资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下, 我国许多项目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收益,
甚至出现较大损失。 不过, 祸兮福兮, 金融危机也为我国的海外投资提供了历
史机遇。 因为金融危机使全球资产的价格下降,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供应紧
张, 所以其跨国公司投资战略日趋谨慎,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货币格局再
造, 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都为我国企业寻求战略资产资源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
了契机。 在这次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的同时, 紧接着又发生欧洲债务危机, 各国
为了自保纷纷出台了量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 最终使全球经济出
现了长期疲软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经济增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 目前, 学界用 “三期叠加” 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现状, 即增长速度换挡期,
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结构调整阵痛期, 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主动选择;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这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
必经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政府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 是中国近200 年来
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 通过该战略构筑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利用 “一体两翼” 途径同时推进向东和向西开放, 同时助推我国内陆沿边地
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这一战略将整合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经济联
盟、 中国—东盟 (10+1)、 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 发挥我国地
缘政治优势, 促进我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 贸易与投资、 能源合作、
区域一体化、 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 2015 年3 月, 由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的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不仅勾勒了 “一带一路” 倡议的伟大蓝
① 此外, 我国正在推进多个自贸区谈判, 包括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中国—海湾合作
委员会自贸区、 中国—挪威自贸区、 中日韩自贸区、 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和中国—马尔代夫
自贸区等。 此外, 我国还在推进中国—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 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
段谈判和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后续谈判。
·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