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李 磊 马培;涵 莫东岩
(中国水电三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 要】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是以计算机视觉原理 (多基线)代替人眼双 目视觉 (单基线)传
统摄影测量原理,从空间一个点由两条光线交会的摄影测量基本法则变化为空间一个点由多条光线交会而
成的全新概念.本文介绍了按照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 lensphoto系统在大同至
西安客专II标杨家河大桥西边坡和小直峪大桥东边坡的工程中进行 了实践,并对测绘成果进行 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点云 标识牌 全站仪 检查点
1概述
建筑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都需要测量原始
地形,许多工程地形复杂,常规测量方法难度大
效率低。传统的测量方法一般是在测区布设测量
控制网,利用全站仪通过控制点或 图根点进行测 2.1摄影方式
量,当出现测量人员难以到达 的部位,还需使用
具有免棱镜功能的全站仪进行补充测量,但是免
棱镜功能会受光线、天气和测量距离的限制,且
大多数的免棱镜功能在 80~300米之间,往往会
有测不到,反不回的部位还需要再次补测。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Lcnsphoto系统,
能对普通单反数码相机获得的影像,完成从 自动
空三测量到测绘各种比例尺的线画地形图(DLG)
的生产,及对普通数码相机所获的近景影像完成
三维重建,同时也可 以作为直接 由地面摄影的数 。≤_≮、、、 f
字影像中获取测绘信息的软件平台。它只需要~
部普通单反 (定焦)数码相机,使用4个控制点, ll 、、 \/
:
就可对一个区域进行精确测量和建模。在满足 1: 谯蛞I摄站2妄=~一‰站
500地形图国标精度的前提下,其最远测程可达
到 1500米,能极大的缩短外业作业时间,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
2.2像控点布设及控制点联测
2近景摄影作业
根据摄区的大小及地形情况,摄影前在摄区
大西客专.2标杨家河大桥西边坡、小直峪大 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标识牌,标识牌主要用于
桥东边坡均位于山西省阳曲县境内,属温带大陆 后期数据计算时便于查找及引入控制点。对于地
中国水利水 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4摄影测量成果 比较
砸 //x 。H
4.1测量断面比较
/
/
首先将 Lensphoto导 出的点云数据展绘到 ,,
/
CASS软件中构建三角网,勾绘等高线后选择任意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光合特性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酶-西北植物学报.PDF
- 东亚陆缘新生代盆地的相似性-石油试验地质.PDF
- 丛枝菌根真菌与个体植物的关系及其对群落生产力-地球信息科学学报.PDF
- 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及其对面源污染的贡献分析.PDF
- 东医宝鉴养生观指导下食物功效与体质类型对应关系的探讨*.PDF
- 东北典型林区雪深反演算法的验证与分析-地理学报.PDF
- 东北大骨节病病区主要土壤腐殖酸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应用生态学报.PDF
- 东南亚西部右旋区的板块构造和沉积盆地发育-软件导刊.PDF
-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中国邮电高校学报.PDF
- 东晋南朝医学知识的新发展以医家病者为中心的研究-社科网.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