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5 卷增刊 II Vol.25 Sup.II 工 程 力 学
2008 年 12 月 Dec. 2008 ENGINEERING MECHANICS 150
文章编号:1000-4750(2008)Sup.II-0150-08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研究
* 陆新征 1,2,李 易 1,2,叶列平 1,2,马一飞 1,2,梁 益 1,2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100084 ;2. 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摘 要: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的主要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体系,然后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抗连续倒塌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拆除构件
设计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线弹性静力分析的拆除构件法的原理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验算,提出适合
我国工程结构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国外规范拉结强度设计法应用于按我国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的不适用性及其原
因,并对国外规范拉结强度设计法中基本拉结强度的计算模型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考虑空间传力路
径等因素的拉结强度设计法。通过算例对该文建议的线弹性静力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了设计
验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线性静力拆除构件法;拉结强度法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DESIGN METHOD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 1,2 1,2 1,2 1,2 1,2
LU Xin-zheng , LI Yi , YE Lie-ping , MA Yi-fei , LIANG Yi
(1.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Vibration of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design methods and classification-design systems in foreign codes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And then the alternate path (AP) method and tie force (TF) method in the
progressive design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s are studied. Firstly, based on the analyzing the nonlinear
dynamic AP method,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factors of the linear static AP method are analyzed, and moreover,
design factors suitable for Chinese structures are suggested. Secondly, the inapplicability of the TF method in
foreign codes to enhance Chinese R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坝州旅游标志标牌设计采购项目.PDF
- 阿科玛亮相2018法国巴黎复合材料展.PDF
- 阿里巴巴成本管理得和失.PDF
- 阿里巴巴携中邮政涉足物流推廉价速递产品e邮宝.PDF
- 阿姆斯壮世界工业有限公司亚洲区商用地材十品质有限度保.PDF
- 铖悦食品加工和仓储物流项目(一期)竣工.PDF
- 钒储能材料转产改造工程.PDF
- 防洪工程和安全建设项目.PDF
- 防火安全指南.PDF
- 防灾科技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