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   电影《遵义会议》燃起我们心中的火,红色之旅将再次成为潮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址观后感,欢迎阅读! 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一】  “遵义会议会址”这个光辉的名字,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可却苦苦没有机会前往参观。终于,在这个国庆节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到了,这心怡已久的地方。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中段,临街而立。它原是黔军师长柏辉章的私邸。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清算了左倾政权的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当为转折的会议,至此,“遵义会议”便名垂青史。   会址为红色牌面,中间是大门,上有毛主席亲笔书写的“遵义会议会址”金字牌匾。进入大门,迎面是一牌坊,正中用碎瓷镶嵌“慰庐”二字。背面则嵌“填笃”二字。进入牌坊,有一小天井,一座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小洋楼,映入眼帘。这就是当年召开遵义会议的小红楼,楼下是红军首长的卧室和办公楼,楼上是会议室。踏上通往楼上的楼梯,我的心脏怦怦跳个不停。我就要瞻仰到魂牵梦绕的会议会址了!它可是照亮中国革命的闪闪红灯啊!   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三步并着两步,上完楼梯,来到二楼会议室。会议室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大约四,五十平方米。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壁柜上有一面穿衣镜,屋子的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方桌。四周围有一圈木边藤心的折叠靠背椅,桌下是一只古老的木炭火盆。屋子的墙壁上挂有当年参加会议的首长们的照片。我以崇敬的心情,仰视张张照片,他们个个年轻,英姿焕发。耳边似乎还回荡当年会议中的激烈争辩。特别是毛泽东的湖南口音,他的精辟发言博得了众人的赞同,因为是在假日,参观的人特别多,大家围在室外的走廊上,本来都想多驻足观望一阵,可是下面来参观的人群,不断向上涌来,我们也只好恋恋离去。   缓缓走下木楼,楼下是一个小广场。小楼边那古老粗大的槐树当是这历史的见证人。虽是过了半个多世纪,红军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融入了它的躯体,它还是那么苍劲挺拔。游人一拨又一拨地在树阴下留影纪念。广场北面的围墙前竖着一块大大的诗碑,上书毛主席《七律*长征》仿毛体书写,字迹流畅,挥洒自如,游客不断在诗碑前留影纪念。   由广场往东走,便是一花园。园内,绿草如茵,草坪上一株株柏树青葱茂密,虽不能与苏州的园林竞相媲美,可也有几分雅韵。   顺着小道往东走,便可见一个池塘,走近池塘,俯视池中,各色的鱼群,来来往往,安然自在。   绕过池塘,便是一片竹林,竹荫遮日,透出丝丝凉意。穿过竹林,仰望,“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九个金色的字体映入眼帘。   踏上台阶,走进了铺有红色地毯的“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绕过屏风,眼前出现一群雕塑。雕塑的是当年召开遵义会议室的主要人物,这是一个半圆形的舞台,在灯光的照射下,人物栩栩如生。弧形的墙壁上为浮雕,反映的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情景。   穿过雕塑群,向东走,便是陈列馆的第一单元:“战略转移”。   顺着长廊,边走边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首先进入了我的视线,接着,是几块大的展板,上面讲述了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三次重要的起义: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昌起义”;以毛泽东为首的“秋收起义”;以张太雷为代表的“广州起义”。往右看,引人注目的是又一雕塑群,红军转移,离开革命苏区,红旗在前面招展,后面是红军与亲人的依依惜别,那难分难舍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往前走,一幅巨大的油画呈现在眼前。画面上战火硝烟,红军的旗帜在飞扬。这便是娄山关战役了。   1934年,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顺着楼梯往上走,便进入了第二单元:“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次伟大的转折,1935年1月,初占黔北重镇,首战首捷,于1月15日——17日召开了此次会议。大量的实物,图片,展板,记录了会议的方方面面。继续前进,接下来便是有名的“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是长征途中,毛主席军事指挥的神来之笔。红军迂回穿插在敌军数十万重兵之间。蒋介石企图三次将红军围歼,都未能成功最后巧渡金沙江,飞渡泸定桥,终于摆脱了险境。顺着长廊走下去“胜利会师”!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在我右侧的墙壁上放着或大或小的斗笠,沿着一顶顶斗笠,一双双草鞋,一条条粮袋,走下去,一张长方形的巨型油画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次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画面上张张笑脸,真是“三军过后尽开颜。”   陈列馆最后的两个单元是:“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和“永放光芒”。展现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   陈列馆的最后一段,是中国领导同志来会址参观的留影和他们的题词。整馆资料祥实,内容丰富,是我们学习中国革命史的生动课堂。太受感动了。今后我还要多次来此学习。以此激励雄心壮志,在前进的道路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