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谣言泛滥体现出社会信任度降低
谣言——辟谣——再传——再证实……许多人纳闷:为何现在谣言这么多?
最近一次,所谓的年终奖新计税办法,仅过了一个周末就被证实是编造;
今年3月,日本因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后,我国东南沿海开始流传吃碘盐可防辐射、核泄漏污染了海盐等传闻,该传言导致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内的多地发生抢盐风潮,事后被证实为谣言;
2010年2月,山西地震传言导致上百万人凌晨街头避震,事后山西省地震局辟谣……
这些谣言为何会出现?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人们对谣言的态度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表象:某些谣传事件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预期
本质:传播学研究认为,由于有主观意识的参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形,即“削尖效应”和“磨平效应”
事后看起来颇有些荒诞的谣言,为何事前、事中会蛊惑那么多人?
去年2月21日凌晨发生的事情,至今仍令小梁记忆犹新。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小梁全家被一个电话叫醒后,就在街头彻夜避震,直至天明,而当晚并无任何地震发生。小梁回忆说,从春节之前就听到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说是近期山西将发生大地震,基于大家对汶川大地震的恐怖印象,以及太原正处于华北地震带这一地理常识,不少人家都开始准备包括水、饼干、手电等在内的“地震包”,小梁家还将家里的细软整理并安置妥当。到前两天,更有消息说山西省已经下发文件让各大医院做好抗震准备。
2月20日晚8点左右,小梁父亲收到朋友一条短信,说地震时间已经确定,就在明天!大家将信将疑,折腾到快12点才上床睡觉。不料半夜2点多家里电话响了,是亲戚打来的,说地震就在凌晨4点至6点发生!“我们全家立即起床,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地震包’,开上车直奔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迎泽公园!”小梁回忆说。哪知道,车在迎泽大街上就走不动了,宽阔的迎泽大街已经停满了车,全是避震的人。
当时正是春寒料峭。“车上空调显示室外温度已经是零下10度,刚开始大家还在车外站着,互相交流情况,后来实在太冷,还是回车里。上了车也不敢开空调,怕耗油,真地震了,加油肯定麻烦。”凌晨3点左右,大家发现手机信号不通了,恐慌情绪更甚。整个城市笼罩在“等地震”的恐怖气氛中。事后小梁才从媒体得知,当晚和他们一样走上街头“等地震”的,全山西省约有百万人。直到凌晨5点半左右,街上人们的手机信号才渐渐恢复正常,有消息说省地震局辟谣了,让大家安心回去睡觉。“可一条消息不能作数,万一又是谣言怎么办?”真正心里踏实回到家时,已是早晨6点半。
事后,看媒体报道,小梁才得知,所谓的“省里文件”不过是开展抗震演练的文件,所谓的“凌晨4点至6点发生”更是彻彻底底的谣言。大家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添油加醋,越传越真,又迟迟没有官方消息辟谣,于是导致了“大恐慌”。
对于这起典型的谣言事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说,这是典型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形的谣言事件。传播学研究表明,由于有主观意识的参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形,即“削尖效应”和“磨平效应”。
央视春节晚会上一个著名传话游戏便是印证。几个人并排站立,不能讲话,也听不见声音,要求他们用肢体语言将一个消息依次传递。前面两人传递的信息与原信息还有七八分相似,越到后来信息变形越大,最后一个人收到的信息就完全面目全非了。“不能说、不能听,突出了主观判断在人接受信息时的作用,这个游戏是信息在人群中变形、失真传播的集中表现。”李强说。
小梁一家和这起谣言事件中许多人一样,接收不真实的地震信息时,其实主观是相信这种可能的,无形中就会放大、突出传言中地震可能发生的一面。相信的人越来越多,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更相信。
“真实信息的空缺,也是谣言迅速扩散的原因之一。”李强说。谣言的扩散往往呈几何形状,辟谣信息出现越早,谣言的扩散面就越小。
表象:一些人对谣言不辨真伪,信谣和传谣成为一种情绪宣泄方式
本质:谣言只是表面现象,它体现的是社会信任度的降低
当看到网上流传的“飞机关舱门半小时内必须起飞”的消息,北京市某事业单位的小杨心里立即打了一个问号。小杨经常坐飞机,也知道在北京、上海这类繁忙机场发生航班延误很难完全避免。“民航局做这种决定肯定实现不了,不是形式主义吗?估计是假消息吧。”果真,没过两天,民航局就出面澄清了。
小杨的这种冷静态度,源于前不久看到的一条虚假转帖。7月中旬的一天,小杨照例在网上查看新闻。“那天一大早,我在开心网上看到一则关于郭美美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转帖,该转帖还附上了杂志封面的截图。”小杨回忆。学外语出身的小杨有阅读英文报刊的习惯,他很有兴趣地去查看当天的时代杂志网站,因为网站首页上就可以查到最近几期的封面图像。当期,没有;之前几期,也没有。“我看到那条转帖的时候,已经有200多人留言,一如既往全是指责,骂声一片。”小杨说。他在200多条评论之后,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各省市县名录汇集中国省市县名录.docx
- T_HBSF 004-2024 林业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技术规程.docx
- 第二版--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分析100.pdf VIP
- fanuc发那科机器人编程手册.pptx VIP
- 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痔”的精准微创治疗技术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疆无人机御3航拍摄影与后期从入门到精通第9章 焦点跟随:无人机自动跟随拍大片.ppt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10+Office2016)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手册(一人一档).doc VIP
- 美的热水器F80- A20GA2(H)专项试验报告.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