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你自己关于鲁迅的对聊-王乾坤著.pdfVIP

回到你自己关于鲁迅的对聊-王乾坤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我看“贬鲁风 ” 你 已经写 了不少关于鲁迅 的文字 ,但对一次次 的贬鲁 风似乎熟视无睹,不置一辩。是真的没有看到,还是不愿开罪 于人,折中骑墙?是不值一说, “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呢,还是 有别 的什么原 因 ? 恐怕属于 “别的什么原因”。我的眼睛不仅转过去 了, 而且上 下求索 ,细 心地寻找可 以照亮 自己或者可 以取 暖的火 光 。 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 ,论辩不过是思想的语言化 ,因而是 思想 的固有属性 ,也是人生 的一种基本样态 。只有在无迷无 滞 的天 国,才有永恒 的通体的光 明,理性与逻辑才无藏身之所 而可 以无辩 。然而我们 只能生活在世俗之界 ,因而不管喜欢 与不喜欢,都难逃于辩。 在 实 践 论 域 内,也 许 是庄 子 所 说 ,永远 的“辩 无胜 ”;但 人 无法不辩,人并非全知全能,因此无法没有让上帝发笑的 “思 想 ”,思想就意味着辩说 。人生好多母题性质 的话 由 (比如说 生存与死亡 )永远说不清 ,但必须永远说,这本身就构成了生 命及其 意义 。这种悖论恰是人 的生存方式 。取消辩言也就是 第 2 页 一种辩 。庄子说,大道是无可指称 的,大辩是不可言说的,因 而主张无辩 。但他恰恰是一个顶尖 的辩论家 ,他 的辩题涉及 到 了那个 时代所有 的思想范式或学派 。中国寺 院的菩萨一副 和事态 ,其实佛教正是在与外道的辩论 中立世的,释迦牟尼本 人 以及 他 的一 些 大 弟子 比如舍利 弗就 是 大辩才 。禅 被 译 为 “沉默 ”,然而沉默是在说 了许多话之后 的不 言之辩 ,所 以慧能 说,这不立文字 四个字,就是文字 。耶稣不 以博学之辩为然, 可这是为 了突 现“爱 ”。事 实上 为 了爱 ,耶 稣 不仅 现 身说法 ,显 证于爱,而且同时在批驳各种人言,有时是很尖刻的。 我们 是俗 人 ,更 是 不 能没有 论 辩 。骑 墙 是 一 种“乡愿 ”,大 概是学界之最下品。孔子认为这是 “德之贼”,我不愿为也。 我很高兴你这样想。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无辩呢? 这是另外一码事 。人们对他所 “看到”的事未必一定得 说,说未必一定要写了发表,不说不写未必一定得讲 出 “为什 么 ”。人虽然无法不辩,但所要做 的事太多,不能不在论题上 有种选择 。一定要在某个 问题上有一个表态似 的发 言,似乎 不如此就不正常,这是一种值得反省的习惯性气氛 。 既然如约而来 ,当然是愿意与你一聊。不过我估计,我的 意见也许会让你失望 。对于 “贬鲁风”我之不发言的理 由主要 不是蔑视于此。事实上我对其中的 “狂士”之狂,倒是尊重的。 并且认为他们提 出的问题 ,也并非全无意义 。我只是觉得 ,在 整体上 ,这些批评 多偏离 了鲁迅 的要害 ,对他远没有构成挑 战。 其中的一些疑点,虽然觉得可 以一辩,但没有足够的知识 上 的准备 。我 回答不 了这种 问题 :比如说鲁迅 的高收入用到 哪里去 了?他会不会做 听课笔记 ?如何评价他在 日本时的那 第 3 页 张成绩单 ?这要有很多背景材料作参照 ,不能 以今天的情势 想当然 。不懂就不懂 ,人应该对 自己无知的地方和没有研究 的东西尽可能缄默 。况且对于 “贬鲁”,已经有了很多好的驳 论 。也许争论双方各有所据 ,也许这种争论还有理 由长期进 行 下去 。各行其道 ,各 陈其 词 ,均 无 不可 。 如果一定要凑进去发言,我倒愿意就总体 的控辩面貌与 你聊聊 。 简单说来,我认为这种争论虽然无不可 ,但鲁迅问题更应 该在别一种格局下讨论 。所 以我希望 既有 的格局 能尽早提 升 ,或者被更新 。 既有 的格局指 的什么 ? 这 就 是 大 半 个 世 纪 相 沿 下 来 的“左 与 右 ”、“好 与 坏 ”、 “褒与贬 ”之类的控辩模式 。与此相关的是话题上的泛道德主 义 ,也可 以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