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少年行(其三)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1)本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4分) [答案] 本诗的前两句塑造了戎装出征、英武的青年将士形象。(2分)“弓背”句侧重描绘将士们随身携带的武器,表现将士们同仇敌忾、求战心切的情状。(1分)“秋风”句侧重描写将士们的飒爽英姿,表现了爱国将士们勇往直前的豪壮气势。(1分) [解析] 本题的答题范围是前两句。首先要概括出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青年将士),然后再概括其特点(飒爽英姿、戎装出征),最后要结合诗句分析。 (2)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少年行(其三)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答案]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抒情方式。(2分)前两句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1分)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出将士们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是直接抒情。(1分) [解析]首先要明确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然后结合诗句确定本诗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诗歌前两句刻画了青年将士们的飒爽英姿,是间接抒情。后两句写出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是直接抒情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1)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案] 颈联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看到的一幅凄凉的画面。(2分)树木枝梢空疏,傍晚只有归巢的黄莺到来,空气中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连喜欢花的蝴蝶也不见飞来。(1分)衬托了独自开放的杏花的孤寂之感。(1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途中见杏花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和故国之思。(4分) [答案] 本诗通过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写出了自己的惜春之情;(2分)通过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写出了流离之感;(1分)从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往年在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表明诗人深深怀念长安的生活,写出了故国之思。(1分) 意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①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写景诗要注意以下四点: a、景物的组合方式 b、景物的色彩 c、景物的动态 d、景物的静态 常见意境类型: 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比喻、拟人、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托物言志) 考点透析: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共关系学之建设型公关.ppt
- 公共关系与金融联系.ppt
- 公共关系与企业第一章.ppt
-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ppt
- 公共关系职能.ppt
- 公共关系主体.ppt
- 公共关系作业-大学招生宣传策划.pptx
- 公关策划之六.ppt
- 公关概述与经典案例.ppt
- 公关日常工作和专题.ppt
- DB4113_T 091-2024 考古发掘清理品移交操作规范.docx
- DB4201_T 696-2024 动物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规范.docx
- DB32∕T 2285-2012 水泥混凝土桥面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docx
- DBJ04_T 504-2025 停车设施运营平台数据接入标准.docx
- DB3301_T 65.5-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5部分:城市公共客运.docx
- T_HBIQA 0001.6-2023 兽药制剂中非法添加5种雌激素类药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x
- SZDBZ 172-2016 物业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编码规范.docx
- DB37_T 4934-2025 海水入侵灾害预警技术规程.docx
- DB52T 897-2014 打叶复烤热风碎叶烘干技术规程.docx
- DB53_T 1265.4-2024 老姆登茶 第4部分:鲜叶采摘及初加工.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