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等代数探究性课题精编-邱森,朱林生主编.pdf

高等代数探究性课题精编-邱森,朱林生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丛书总主编: 顾海良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资助出版 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丛书 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 中国中部崛起的启示 李  明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总    序 我国地域辽阔,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 新中国 成立以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 党中央、 国务 院都高度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始终把区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整体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 施。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以前, 是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的阶段, 理论界一般称这一阶段为生产力均衡布局或区域均衡发展 阶段;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是沿海地区率先 发展的阶段, 理论界通常把这一阶段称为梯度推进或区域非均衡发 展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 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的初步形成, 我国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 国务院与时俱进、 因势利导, 作出 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 确了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任务, 提出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 导; 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 内涵, 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合作 机制、 互助机制、 扶持机制等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党的十七大把 “城乡、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作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 要求;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明确指出, 实施区域发展总 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主体功能定位 1 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中部崛起的启示 清晰、 国土空间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逐 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整体来看, 区域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的战略意图更为明确, 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政策 体系和具体措施更趋完善, 这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步入了一个 崭新时期。 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 以来, 党中央、 国务院在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过程中, 高度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加快制定和密集出台了一批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 使我 国区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不断加 快、 协调性不断增强、 布局不断改善、 合作不断加强的良好态势, 有效扭转了国民经济下滑的态势, 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 具有承东启西、 连南通北的区位 优势, 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2 年, 党的十六大 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作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在原来东、 中、 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西部、 中部、 东部和东 北四大区域布局的构想; 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确立实施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战略。 2006年4 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 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6] 10 号) 正式印发, 明确了中部 地区 “三个基地, 一个枢纽” 的战略定位, 即要努力把中部地区 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能源原材料基地、 现代装备制 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这标志 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009 年9 月, 国务 院以国函 [2009] 130号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 关部门和中部六省共同编制的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进一步 明确了到2015年乃至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