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峡江古迹余刚 郑能熙.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峡江县位于江西中部,地处吉泰盆地北缘,地理上属于江西中部 丘陵与北部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千里赣江在此汇成激流险滩,然后 一路放歌,向北进入到开阔的平原水网。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这里成 为江西南北古文化交汇的重要区域。在江西古代文明历史进程中,强 大的夏商文明冲击了赣北地区,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吴城文 化等一系列古城、古国。其南部辐射范围基本覆盖了新干、峡江的丘 陵山地。至今一些重要的商周遗存依然散落在赣江两岸的河谷盆地和 丘陵山间。及于汉文化的逐次南浸,江西特有的丘陵山地成为客家人 理想的栖息地,以吉泰盆地为核心的庐陵文化也就逐渐登上了历史舞 台。 峡江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近数十年来,峡江县几代文物工作 者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发现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初步勾画出了 峡江县的古代文化面貌。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和峡江水库建设工 程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峡江县也发现了大量的地下和地上文物,拓宽 了研究视野,丰富了人们的认识。特别是2007年以来的全国第三次文 物普查,新一代文物工作者,通过严密系统的调查,科学规范的记 录,严谨扎实的研究,让一大批见所未见、面临绝迹的文化遗存得以 记录、保存和保护,许多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还被列入 峡江古迹 1 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江西省文物保护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 工作多次得到专家组的褒奖和肯定。 以余刚先生为代表的峡江县文博工作者,以文物保护为己任,在 “三普”田野调查,“三普”成果转换方面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 作。他们举办了临时展览,宣传文物保护政策,让文物保护的成果惠 及最广大的民众。今天,又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心遴选,小心求证, 让长期湮没在田野、收藏在博物馆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本书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红色遗址和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个方面。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描 述准确,评价科学,从多角度展现了不同文物的历史风貌和科学价 值,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峡江县的文物科学水平和保护状况。值 得一提的是,作者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在摄影方面下足了功夫。在 确保真实性的同时,让那些看似残破的文物古建凸显庄严肃穆,看似 零落的古街小巷充满浪漫诗意,此情此景,怀古探幽之情油然而生。 此外,作者在描述文物特征时,还不时对一些典故、人物进行了阐释 和评述,达到了延伸阅读的效果,显示了作者严谨治学、追求完美的 精神,值得赞誉。 徐长青 2015年元宵节 2 前 言 峡江,古称玉峡。地处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总面积1287.43 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76个村委会,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8 万。 春秋战国时,峡江属吴、越、楚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属九江郡新淦县。东汉永元八年(96)析新淦、庐陵置石阳县, 今峡地东为石阳县所辖,西仍属新淦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析 新淦、石阳县地置巴丘(邱)县,历时323年。隋开皇十年(590)撤 巴丘(邱)、石阳,县地归属新淦县。明嘉靖五年(1526)析新淦6 乡24都设峡江县。1997年7月1日,县治由巴邱镇东迁至水边镇,从而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