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播学本土化理解和观点.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传播学本土化理解和观点

对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解和观点 马小可 3106078004 一、传播学届学者的各种观点: (一)邵培仁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二) 陈韬文 《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 (三)孙旭培 《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理论的成功尝试——介绍〈华夏传播论〉》 (一)邵培仁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以中国传播研讨会为阵地的本土化探索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实际包括了两种说法: (1)“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 余也鲁 (2) “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 (1)中国化的传播学研究,基本上以古为主、以今为辅,致力于中国文化中传播理念和传播智慧的展现和宏扬; (2)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基本上是以今为主、以古为辅,着力于中国当代传播活动中现象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 它们虽各有侧重,但并不互相排斥。相反,它们都以“本土”为研讨的核心,以“本土”为耕耘的园地,互相包容,互相渗透,互相支持,相互靠拢,协调共进。 2、各学者对本土化研究目的的看法 (1)余也鲁:为了“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的理论与实际,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让中国文化里头潜藏的一面,可以在大家的努力耕耘下,得到发扬”。(1978) (2)徐佳士:为了“把目光转向自己文化传统”, “探索他(我)们自己文化中关于传播的理念和智慧的库藏。” (1993) (3)关绍箕:是为了“凸显中国人在传播问题上所展现的一些智慧或洞见。”(1997) (4)中国人民大学张隆栋教授认为:“认真地总结我国悠久的传播事业史的传播经验、传播思想和传播理论”,“调查研究我国传播事业的现状和问题,是为了继承优秀遗产、指导传播实践。” (5)、孙旭培:我们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中国化,“不能因此导致一个结论:我们可以创立一门完全不同于西方传播学的中国传播学。辩证法使我们懂得,要善于把事物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传播研究中国化也是一个过程,就是通过大量挖掘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间关于传播方面的财富,促进传播学的发展,最终创造出集东西方文化精华之大成的传播学。”(1994) “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研究中国的传播历史和现状,为传播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使传播学不至于只是‘西方传播学’。” (1997) (6)邵培仁: A 为了让传播学成为中国大众的精神食粮; B 为了让传播学成为适应中国需要的科学; C 为了让传播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 D 为了让传播学的理论建树与世界文化接轨 《传播学导论》(1997) (二)陈韬文 《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 1、传播理论本土化的意义有三: (1)指外来理论的移植。(重覆应用,学术界的地位很低) (2)指因为本土社会的特殊性而对外来理论作出补充、修订或否定。(重要,可能性较大) (3)指建基於本土社会的原创理论。(梦寐以求的) 两个可能性: 一是在地社会有其独特性,因而引发新的理论建构。 二是有关的社会现象并非独特,其实同样存在於其他国家,只不过是其他地方的同行「视若无睹」,没有进而探究,却给本地研究者「捷足先登」 2、传播学术本土化的关键问题 “所谓传播学术本土化,关键是有否「中国社会传播理论」的问题;推而广之,是有否「华人社会传播理论」的问题。” 强调是“华人社会”而不是“华人” (三)孙旭培《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理论的成功尝试——介绍华夏传播论》 传播学研究在经过必要的引进、介绍以后,不能只依赖于西方人总结出的原理和方法。中国学者要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就必须研究中国的传播实践,于是“传播学研究中国化”、“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提法就产生了。 引进、介绍——创新 1、“传播学本土化”这种提法的几种非议: (1)“传播学研究中国化”这个命题难以成立,因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解:人文科学除了遵循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以外,还有一些是对某些国家与社会的特殊规律的总结。如中国哲学,中国伦理学 (2)对“传播学研究中国化”或“本土化”这些提法的误解,或者来自于片面的、形而上学的理解。 A “从本土化的实绩看,传统文化似乎不像被‘弘扬’,而倒像被拉到‘国际’博览会上被拍卖,一切都得按‘接轨’的标准办理,结果就跟金发碧眼的西方女子穿一袭旗袍,让人总感到有种说不出的不伦不类”。 解:传播学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能够发掘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也就越容易成为世界传播学者吸收的东西 B 在“尚未完整地引入传播学学理的时期”,“没有对传播学原本本的了解”,就去谈“本土化”,乃是个“情绪性的提法”;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