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支气管哮喘免疫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1 Th2 Th1/Th2 Ig E 内源性哮喘 ↓ ↓ 正常 外源性哮喘 ↑ ↓ ↑ 胸腺肽 ↑ ↑ 治疗作用 胸腺肽说明书(北京赛生) 治疗作用 对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除了糖皮质激素外,免疫支持治疗应该更重要,一方面,这部分哮喘患者有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下降的诱因和表现,另一方面,研究也证实免疫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及Th1水平,调整Th1/Th2比值,从发病原因考虑用免疫支持治疗更合适。 张金花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4):464-465. 治疗作用 胸腺肽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可减少激素的应用,从而避免过量使用激素时引起的不良反应。 马秋业等. 临床肺科杂志.2003 .8 (2 ):108-108. 常规吸氧、镇静、纠酸、氨茶碱、激素、抗炎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胸腺肽4mg/d,肌注5~7天。 加用胸腺肽阶段性治疗1年,明显减轻了轻、中度哮喘儿童的病情,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哮喘发作持续时间缩短, FEV1增加。 阮桂英. 浙江实用医学.2003 .8 (5):304-305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136例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累及系统 临床表现 具体例次 例次构成比(%) 呼吸系统反应 呼吸急促(30),气短(10),呼吸困难(34),憋气(14),打喷嚏、咳嗽、流涕(6),双肺满布湿鸣音(7),端坐呼吸(8),胸骨后压迫感(91),喉部发紧(6),咯血(1),哮喘(2) 119 20.95 陈霞等. 136例胸腺肽不良反应分析.上海医药. 2011.32(4):183-185. 小 结 哮喘并不是胸腺肽的禁忌症 胸腺肽可以作为哮喘患者提高免疫力辅助用药 必须采用哮喘规范治疗 应关注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情况 参考文献 免疫学基础与临床应用.2007. 梅永添等.肥大细胞活化与支气管哮喘.中华哮喘杂志.2011;5 (2):121-4. 张敏等.胸腺肽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1):1187-9. 张晓峰等. 胸腺肽的临床应用概况.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697-8. Choi SY,Noh MR,Kim DK,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rnmun,2007;362(3):587-93. 张金花等.内源性哮喘免疫支持治疗的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17(4):464-5. 马秋业等.胸腺肽治疗变异性哮喘38 例.临床肺科杂志.2003;8(2):108. 阮桂英.胸腺肽佐治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浙江实用医学.2003.8 (5):304-5. 陈霞等.136例胸腺肽不良反应分析.上海医药. 2011.32(4):183-5. * * 支气管哮喘免疫治疗 题目来源 患者青年女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予以常规哮喘治疗药物外,还应用胸腺肽(北京赛生) (240mg,ivgtt,qd)提高免疫力治疗。 哮喘属过敏性疾病,而胸腺肽可提高免疫功能,将胸腺肽应用于哮喘是否会引起哮喘的加重或发作? 免疫学相关介绍 1 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 2 胸腺肽提高免疫力机制 3 胸腺肽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4 免疫系统相关介绍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 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 适应免疫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提呈; B细胞激活; 抗体的产生及清除抗原异物。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 胞 功 能 巨噬细胞 吞噬销毁入侵的病原体、异物、凋亡的细胞及代谢产物,其趋化、吞噬在启动和诱导免疫反应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肥大细胞 激活后可释放组胺及细胞因子、蛋白酶即蛋白多糖等多种炎症性介质参与变态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T淋巴细胞 1、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 2、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嗜酸性粒细胞 产生前列腺素E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吞噬嗜碱性粒细胞所排出的生物活性颗粒并释放组胺酶类,破坏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活性。 树突状细胞 大部分DC处于非成熟状态,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DC在成熟的过程中,与T细胞接触并激发免疫应答。而成熟的DC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 T淋巴细胞 亚群: (1)Tc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是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杀伤病毒感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