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对 审美经验作一番探讨或许是好高鹜远 。但我可 以说说 自己
的意 图,并指 出其 限度 。我说的审美经验指的是欣赏者 的而不是
艺术家本人 的审美经验 。我想对这种经验首先加 以描述 ,随后进
行先验的分析,并尽力从中引出形而上学的意义。当然,艺术家有
自己的审美经验 ,而且研究艺术家 的创作过程往往也是通往美学
研究的一条康庄大道 。各派美学以及它们有时提出的艺术分类,都
是建立在创作心理学基础之上的。阿兰①的美学就是这样 。在他的
美学里,欣赏者 自身即使不 以创作者的面貌出现,至少也像在宗教
仪式中那样,以表演者的面貌出现 宗教仪式是最初的艺术,艺
术在不同程度上永远是一种仪式。在那里,甚至在单人的艺术活动
中,作 品对欣赏者所产生 的净化也 以创作者从创作 中获得 的净化
为依据② 。更一般地来看 ,今天 已取 理主义”美学而代之的 “操
作”美学,在分析作品时,强调把作品看作创作过程的结果,而避
免去分析感受 ,因为这总有滑 向心理主义并使作 品的存在从属于
作品的知觉的危险。诚然,研究创作过程完全能进入美学的大 门:
它十分公正地对待作 品的实在性 ,并且直接提 出了关于技艺与艺
阿兰 即埃米尔 奥 古 斯 特 夏蒂埃 ( :法 国哲学家 。 《神袄 》是他 写
于 年 的著 作 。 译 注
《神抵 》一书中暗含的美学大概有所不同。它更重视作品的意义 (以及通过作品
表达 的宗教 的意义 ):它主要考虑 的不是创作活劝如何驾驭想象物 ,而是寻求
完美 的作 品呈现在欣 赏者面前 的那种想象 中的真实 。
第 2 页
术关系的重要 问题 。但是,这种研究也不是没有危险。因为一方面
它无法绝对保证不会陷入心理主义 ,从而就有可能离开正道去叙
述创作的历史背景或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在把审美经验局限于艺
术家的审美经验的时候,它就有突出这种经验的某些特点的倾 向,
譬如,强调一种强力意志,而有损于审美欣赏所要求的静观 。
我们之所 以选定研究欣赏者 的经验 ,丝毫不是 由于考虑到这
些危险。下面便会看到 ,我们 的作法也有另一方面 的弊病 。我们
认为,要对审美经验进行透辟的研究,一定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其原因是,艺术 固然需要艺术家 的首创精神 ,但艺术确实也期待
公众 的认可 。在更深 的层次上 ,创作者 的经验和欣赏者 的经验并
非互不相关,因为艺术家一边创作,一边就是 自己作品的欣赏者,
而欣赏者通过认 出艺术家在作 品中的创作活动也与艺术家相关 。
因此 ,虽然我们仅仅研 究欣赏者 的经验 ,但仍然需要提到作者 。
然而这里所指 的作者是作 品显示 出来 的作者 ,而不是在历史上创
作 出这个作 品的作者 。同时,作者完成 的创作行为与欣赏者通过
作 品所想象 的创作行为并不一定相 同。进一步讲 ,如果说欣赏诗
或绘画需要有一点诗人气味的话 ,那也不是用真正 的诗人或画家
那种方式去欣赏,因为创作作 品和欣赏作 品是迥然不 同的两种行
为 ,两者集于一身 的情况恐怕太少见 了。而且通过作 品深入艺术
家 的内心深处 ,并非就会成为一个艺术家 。当然 ,毋庸讳言,如
果一度 曾被视为平行于 “宗教”或 “哲学” (即黑格尔式的绝对精
神 的一个范畴 )的 “审美 ”得 以落实,如果 “审美活力 ”得 以实
现 的话 ,那似乎也是在某些堪称楷模 的艺术家身上 ,而不是在属
于默默无 闻的公众 的各个人身上 。创作者那久久不能平静 的激情
怎能与一瞬间投 向其作 品的那种幸运 的一瞥相提并论呢?如果说
艺术有 一种形而 上学 的意义 ,不论是 否普罗米 修斯式 的那种 意
义 ,难道不都是出 自那位创造 了一个世界 的人 的隐蔽而辉煌 的意
愿吗?无疑是的。但首先,真正的诗人未必像他在读者眼中呈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