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第 20 卷 第 10 期 应 用 化 学 Vol.20No.10
2003 年 10 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Oct.2003
综合评述
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徐伟箭 项伟中 周 晓 徐 丰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长沙 410082 )
摘 要 简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传统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合成方法新进展 ,重点
介绍了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4 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方法 :牺牲硅胶骨架法 、水解缩聚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和
接枝共聚法 ,及其在处理放射性污水 、毛细管电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硅胶 ,表面修饰 ,分子印迹技术 ,综述
中图分类号 :O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518 (2003) 10 0919 05
1949 年 Dickey [1] 用染料甲基橙作为印迹分子 ,酸化硅酸盐溶液形成染料印迹胶体 ,干燥并洗去印
迹分子后得到了对甲基橙比乙基橙吸附能力高 2 倍的吸附材料 ,而用乙基橙作印迹分子 ,结果正好相
反 。Dickey 的这项研究掀开了基于硅胶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技术的崭新一页 。50~70 年代各国分子印迹
研究小组如Bartels 小组[2,3] 、Beckett 小组等[4,5] 都致力于基于硅胶表面修饰分子印迹技术在特异吸附、
手性物质分离方面的应用 ,但这项技术真正在对映体拆分、人工抗体、模拟酶以及传感技术方面的推广
( )
应用是在 90 年代特别是 1995 年以后。据国际分子印迹协会 SMI 统计 ,1995 年至今收录了关于基于
硅胶表面分子印迹的研究文章达 33 篇左右 。Morihara 小组[6 ~8] 在硅胶表面制备催化剂方面做了大量
[9 ~11] ( ) ( )
细致深入的工作 ;Kodakari 小组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CVD 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 也取得
了阶段性的成果 ;Dai 小组[12,13] 则利用这项技术在处理含铀酰离子的核废料 、废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 。
1 MIP 合成方法
1.1 MIP 传统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分子印迹聚合方法根据其形成复合物机理可以归纳为非共价键法和共价键法 ,其代表人物分
别为 Mosbach 和 Wulff 。非共价键型整体式块状 MIP 一般采取本体聚合方法制备 ,虽然在吸附动力学
上有优势 ,但特异选择能力弱 、饱和吸附量低 ,在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时 , 由于聚合环境与生物活性之
间的矛盾导致无法进行印迹合成 。而共价键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虽然专一识别性能较好 ,但由于模板
分子更难洗脱 ,导致应用过程中因空间位阻等动力学因素影响 ,存在响应时间过长等缺点 ,欠缺实际应
用价值 。如何有效地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制备出专一识别能力强 ,动力学上能快速建立平衡的
MIP, 是分子印迹技术真正得以实际应用的前提 。
1 . 2 表面分子印迹合成方法
近几年 ,很多学者都把更多精力致力于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和工艺 ,总的来说都可以归结为表面分子
( ) ( ) ( )
印迹技术 ,它主要涉及 2 个重要领域 : 1 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技术 ; 2 基于乳液 悬浮 聚合
物为载体的分子印迹技术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