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实验报告(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docxVIP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程序编程实验 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求解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学会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根据所给控制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坐标以及相应的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完成所给像对中两张像片各自的外方位元素的求解。然后根据空间后方交会所得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利用同名像点在左右像片上的坐标,求解其对应的地面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完成精度评定过程,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此过程。 仪器用具 计算机、编程软件(MATLAB)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包含四个地面控制点(GCP)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及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此四对坐标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左右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即完成了空间后方的过程。另外还给出了5对地面点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和左右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实验数据如下: 点号 左片 右片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x y x y X Y Z GCP1 16.012 79.963 -73.93 78.706 5083.205 5852.099 527.925 GCP2 88.56 81.134 -5.252 78.184 5780.02 5906.365 571.549 GCP3 13.362 -79.37 -79.122 -78.879 5210.879 4258.446 461.81 GCP4 82.24 -80.027 -9.887 -80.089 5909.264 4314.283 455.484 1 51.758 81.555 -39.953 78.463       2 14.618 -0.231 -76.016 0.036       3 49.88 -0.792 -42.201 -1.022       4 86.243 -1.346 -7.706 -2.112       5 48.135 -79.962 -44.438 -79.736       内方位元素:f=152.000mm,x0=0,y0=0 实验框图 输入GCP的像点坐标 xy 确定初始值 ψ=ω=κ=0,Xs,Ys,Zs 计算旋转矩阵R 计算像点在像空间坐标系中的近似值(x),(y), 并组成误差方程的常数项l 计算误差方程的系数项组成系数矩阵A 组成法方程式,计算系数A’A常数项A’L求解外方位元素 计算ψ、ω、κ、Xs、Ys、Zs改正后的值 改正数是否小于限差? 改正数是否小于限差? 大于 小于 计算完毕 此过程完成空间后方交会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其中改正数小于限差(0.00003,相当于0.1’的角度值)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迭代的方法,是外方位元素逐渐收敛于理论值,每次迭代所得的改正数都应加到上一次的初始值之中。 输入所需计算点的像平面坐标x1,y1;x2,y2 根据后方交会所得的旋转矩阵R1,R2计算像点在左右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X1 Y1 Z1,X2 Y2 Z2 计算摄影基线的三个坐标分量Bx By Bz 计算个点在左右像片中的的投影系数N1 N2 计算地面所求点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 XA YA ZA 计算完毕,精度评定 在空间后方交会中运用的数学模型为共线方程 确定Xs,Ys,Zs的初始值时,对于左片可取地面左边两个GCP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左片Xs 和Ys的初始值,取右边两个GCP的坐标平均值作为右片Xs 和Ys的初始值。Zs可取地面所有GCP的Z坐标的平均值再加上航高。 空间前方交会的数学模型为: 实验源代码 function Main_KJQHFJH() global R g1 g2 m G a c b1 b2; m=10000;a=5;c=4; feval(@shuru); %调用shuru()shurujcp()函数完成像点及 feval(@shurujcp); %CCP有关数据的输入 XYZ=feval(@MQZqianfangjh); %调用MQZqianfangjh()函数完成空间前方、 %%%%%% 单位权中误差 %%%% %后方交会计算解得外方位元素 global V1 V2; %由于以上三个函数定义在外部文件中故需 VV=[]; %用feval()完成调用过程 for i=1:2*c VV(i)=V1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