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药相关基础知识.ppt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 安徽模式特点 双信封制招标:采用先评技术标,再评商务标的“双信封”招标方式。 量价挂钩:招标前公布投标药品的采购数量,生产企业可以按照数量进行报价,并获取独家配送的权利。 一品三剂型两规格:按照标准品种、剂型、规格确定招标基本药物的品种、规格和剂型,原则上一个品种三种剂型,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两种。全省共确定招标基本药物278个品种,852种规格。 “安徽模式” 单一货源承诺:原则上一种基本药物的品规只中标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且该企业获得全省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 生产企业对基药配送责任负责,不进行配送企业的招标:中标企业必须按照购销合同保证药品供应,及时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需要,将药品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可直接配送,也可委托符合法定资质条件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委托配送的,生产企业和委托药品经营企业应向省药采中心递交授权委托书和配送承诺书。 允许转配送:生产企业直接委托配送有困难的,可在省药品经营企业中委托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一级配送企业,负责落实药品配送工作。 “安徽模式” 采购主体是省药品集采服务中心: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签定协议授权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代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基本药物采购主体与中标企业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明确品种、规格、价格、供货区域、回款时间、支付方法、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省药采中心与中标企业签订追加合同时,各中标企业原则上不得拒绝。 结局:双信封是花样,没有实质性意义,本质是唯低价是取。该种模式将会产生一个非常差的结果:即价格太低,最终会伤害到老百姓的利益。“一厂一品一规”的做法一旦执行 ,就 会有大量企业倒闭,因为这种做法下只有个别企业才能站住脚,这明显是行政命令的手法。其次,“安徽模式”规定在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是跟招标办签合同,而不是买卖双方。 “安徽模式” 七、药品价格管理 定价形式 根据《价格法》、《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我国对药品实行以下三种定价形式。 政府定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其中,由财政购买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目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 政府指导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出政府定价以外的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形式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 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外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占77%左右。 七、药品价格管理 价格管理原则 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体制。在上述定价范围内,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及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处方药,垄断生产经营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定价,约1900种。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非处方药,及地方医保增补的药品,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定价,约800种。 基本药物强调的就是动态调整原则。基本药物价格方案是去年10月份公布的,目前是否还会调整,是否是30%,正在研究。业内传闻是行业内的猜测。 对于基本药物招标问题,国家发改委现在也正在思考,招标中招高价肯定不对,招最低的恐怕也会出问题。低价招标必然会催生企业不规范生产行为,对此也需要予以关注。 七、药品价格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价格管理的通知 发改电[2010]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最近,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个别药品价格严重虚高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价格行为,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维护消费者利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夯实工作基础。成本价格调查是做好药品定价工作的基础.各地在制定价格时,要对生产企业提供的成本明细进行严格审核。对从市场调节价转为政府定价的药品,政府核定价格时应要求企业提供实际出厂价格发票及成本资料,掌握真实成本信息,防止虚列成本、虚报价格.加强政府定价药品市场购销价格及流通环节加价率的监控,发现流通环节加价过高、实际交易价格严重偏离政府指导价格的,要及时降低零售指导价格。 二、健全工作制度。各地要进一步健全药品价格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定价程序。各地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必须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组织专家评审。确保定价成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坚持实行集体审议制度.要逐步创造条件推行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