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合成应用及作用机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合成应用及作用机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合成应用及作用机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 :// 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合成、应用及作用机理 1 1 1 2 2 马建中 王伟 杨宗邃 胡耿源 封麟先 (1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咸阳 712081 ;2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 工程系,杭州 310027 ) 摘要:本文对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其合成与改性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及其与皮胶原的相互作用机理,举例说明了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在制革生产中的应 用。 关键词: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 合成 应用 作用机理 引 言 复鞣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通过复鞣,不仅可以强化鞣制效果,而且还可 以从多方面改善皮革的性质,大大提高皮革的价值。因此复鞣技术被称作皮革生产中的“点 金术”,日本皮革专家荻原长一则把复鞣称作制革厂的生命线。[1] 皮革生产中应用的复鞣剂,大部分为有机物,主要有醛鞣剂、植物鞣剂、聚合物鞣剂等。 这些复鞣剂的应用性能各异,以聚合物鞣剂性能最为优越,皮革化学家对其研究较多,特别 是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自其问世以来,不仅是皮革化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皮革工程 [2] 师的“法宝”之一,P.S.Venkatachulan将它称为“奇迹的复鞣剂” 。 1. 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 1966 年,荷兰公开了美国RohmHass公司关于聚丙烯酸鞣剂的专利 ,从而开创了丙 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研制和应用的先河。之后,各国皮化工作者从各个角度研制了各种不同性 能的产品。W.C. Prentiss对丙烯酸鞣剂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采用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与不饱和动、植物油的硫酸化产物共聚,合成出具有加脂性能的鞣剂Retan500 、Retan540 等 , , 产品,并将其应用于铬鞣革的预鞣、复鞣和与栲胶的结合鞣[4 5 6] ,他认为,丙烯酸类聚合 物鞣剂具有很好的填充性、匀染性,可使皮革柔软、丰满,机械性能、耐光性和耐老化性得 到改善,绒面革起绒性好,并可增加对铬的吸收。 国内关于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魏德卿等人研制、开发了ART鞣剂 [7],这种鞣剂分子上有能与胶原肽链及铬(Ⅲ)离子反应的活性基团,有利于提高革的性能, 促进铬的吸收,其分子量及分布适中,有利于渗透,并具有明显的选择填充作用,从而成革 粒面细致,丰满、柔软,部位差大大减小。徐学诚等人通过丙烯酸/丙烯腈/硫酸化蓖麻油的 三元共聚,得到SA皮革复鞣剂[8],通过复鞣试验证明,该鞣剂具有填充、加脂和复鞣作用。 经过分析比较,认为该鞣剂性能与Re-tan540 (RohmHass公司)相似。 由于丙烯酸类鞣剂的阴离子电性,使其在应用中产生“败色”现象。虽然通过工艺调整, http :// 使这一问题略有改善,但仍是治标不治本。根本的解决途径是两性聚合物鞣剂的研制与应用 [9] 。 D.Lach等人在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链上引入叔胺基、季胺基[10] ,有效地改善了丙烯酸复 鞣剂的染色性能。他还研制了两性丙烯酸鞣剂[11] ,用于复鞣,成革色泽饱满,染料结合牢 度高。 杨宗邃、马建中等人对两性复鞣剂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研制了ARA两性丙烯酸鞣 剂[12] ,优选了合成条件,确定了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通过应用试验,认为该产品用于铬 鞣革复鞣,可完全代替铬鞣剂,成革粒面细致,毛孔清晰,革身丰满柔软,厚度均匀,对阴 离子染料染色没有消极影响。同时红外分析证实了ARA鞣剂分子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