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近,莹莹写字专心了很多,看来,奖惩严明对孩子好习惯的形成绝对有用。今天,指导四年级的老师备课时,孙老师谈到了班上的一些情况。她说,有些学生很难管教,因为很难把 道理灌输给他(她)。究其原因,她认为是家长在学习上管得过多,而又在心里上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和勾通,从而形成了孩子的逆返心理。这让我颇受启发。回想我们自己成长的过 程,也总是反感父母亲事无巨细,喋喋不休。记得我上高中时,父亲对我颇多耽忧,他唯恐我不知道刻苦努力学习。每天的每天,只要可能,他都在向我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都 在向我申明,他没有能力给我农转非,更没有能力给我安排工作,我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即使我在他面前已经表现出极大的配合,让他看到我足够努力,他仍然 感到不放心。一旦我说,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他都会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强调∶你还太年轻不懂事,你还不能真正理解爸爸的心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没有哪个父母亲不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因此,父母亲总是担心孩子少不更事,也总是战战兢兢唯恐孩子不努力将来后悔。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的曾经,觉得父亲的耽忧虽然有点过分,但饱含的 终究还是慈父深沉的爱。可在当时,父亲的喋喋不休,无论如何都让我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觉得父亲是那样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成熟度,甚至很多时候都在想,自己都这么努力 了父亲还不肯放心,干脆来个破罐子破摔,让他看看什么叫不懂事的孩子。为此,我的成绩也曾几度徘徊,让父亲更加慌恐不安,终于有一天,我也爆发了,冲着父亲冤枉地申辨,父 亲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女儿。父亲用很无辜而又无助(现在想来应该是这样吧)的眼神看了我很久,后来,他终于不再对我喋喋不休。他把他所有的耽忧藏在心底,用足够的耐心每天 只关心我的吃喝。每次放学回去,看到桌子上他为我削好的苹果或梨,心里都感到暖暖的,从那以后,就发誓,一定不让他再为我操心了。仔细想想,很多家长大概都这样吧?尤其是 知识分子家庭,更想让孩子有出息,因此,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管教就相当严格,仿佛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从而忽略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形成。事与愿违,孩子的表 现总是和家长恨铁不成刚的心情背道而驰。因为家长的这种对孩子极不信任的耽忧,恰恰伤害了孩子一心想得到家长认可,一心想表达自己已经成熟的自尊,让孩子形成一种抵制心理 ,结果家长和孩子两相伤害,反倒耽误了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我知道很多家长用心颇苦,在自己陷入家庭教育的困境中时,仍不肯放弃,总是孜孜不倦的向更多人求助,希望通 过更多人的大道理,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惟模式成长,否则永远感觉不安心。但很多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反问一下自己,自己的思惟模式适合孩子吗?孩子有孩子特有的小社 会,就如同成人社会中的相处规则一样,孩子的小社会中同样也有其孩子式的模式,如果一个孩子在本该属于孩子的圈子中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肯定,那么,我们也很难想像,这 样的孩子将来投入到广阔的社会中会和周围的人相处和谐,能成熟地处理随时发生的一切矛盾,能圆满地化解一切不愉快。很多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因此,把孩子不能顺从 自己的意愿看作孩子不懂事,不乖。为了让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要求成长,不惜牺牲孩子的个性,压制孩子的独立思考,剥夺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孩子当做木偶一般操纵,以至让孩 子渐渐形成依赖性和惰性,个性不强的就完全用一种讨好父母的方式成长;个性要强的,就会以一种极其逆返的形成和父母别扭着成长。家长自食其果,却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当然,孩子需要教育,不能放任自流,一切溺爱和放任自流的家长,都是对孩子极端不负责任的,但对孩子束缚过于严格,同样对孩子会形成伤害。我欣赏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方式,在和孩子充分的交流互动中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启发和点拔,让孩子主动地借鉴家长经验,达到自我教育的能力。孩子们其实都想做乖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不听话,之所以 ,觉得孩子不听话,一定是在交流上出现了障碍。用探讨的方式和孩子探讨人生的道理,更容易让孩子接受道理,并用那些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编辑:gym gtydgffh 凯汇商务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南京市南师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VIP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700道精编答案.docx
- 艺术歌曲《满江红》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pdf VIP
- 2025年衢州市xx乡镇“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VIP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 电力电子技术(本科)电子科技大学含答案.doc VIP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管道行业前景动态与需求规模预测研究报告.docx
- 在校证明模板.pdf VIP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