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科学的历法中国农历
最科学的历法——中国农历
最科学的历法——中国农历农历,也叫夏历、汉历,是中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沿用至今的历法,按推行时间定义的话,其实叫汉历才是最科学的。在中国,很多人把农历俗称为“阴历”,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中国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历”。为什么呢?因为农历的月是通过月亮的运行而确定,一个月就准确地是一个望朔,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月中的某一日来确定月亮的圆缺,这是阴历的部分。而农历中的一年,又是一个准确的回归年,我们不会像某些奇葩的历法一样,新年有时是在冬天,而有时又是在夏天。也许有人觉得,农历的这个回归年并不准确,因为我们的春节虽然总是在立春前后,但并不严格地是在立春前还是后,前几天还是后几天,又怎么能称为准确呢?这其实是个误会,因为如果不准确的话,别说是差几天,就算只差一小时,两千多年的误差积累下来,就是三个多月了。而我们并没有听说几千年前的春节是在秋天的说法。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可以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看,我会在后面给出解释。既然我说农历不是“阴历”,那么我们先来看“纯阴历”是什么样的:在古代,人类需要一个确定的周期来记录时间。而最直观的,准确的周期就是月亮的盈亏,所以,世界各国的古历法,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阴历。顾名思义,所谓阴历就是以太阴星——月亮的变化规律来定义时间。月亮盈亏的一个周期大约是二十九天半,而一个回归年的时间大概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样十二个月是三百五十四天半,比一个回归年少了大约十一天。因为阴阳无法协调,所以大多数单纯的阴历很早就被淘汰了,只剩下少数奇葩沿用至今,比如伊斯兰教的“回历”,在回历中,每年比阳历的一年少十一天,所以新年是逐年提前的,有时是在冬天,有时是在夏天,这样三十三年为一个循环。也就是说,每三十三年比阳历多出一年。他们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在我们的历法中其实是六十八岁。之所以可以使用这样奇葩的历法,也许是因为伊斯兰教人民生活的地区并不是农耕区有关吧,一个农耕社会,是很难使用这样的历法的。阴历不能指导农耕,这实在是个太过致命的缺点,所以必须改革。在西方,人们使用的方法是放弃通过月亮的朔望来计月,而以一回归年为一年,再把一年人为地划分为十二个月,这就是纯阳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的前身——罗马历。在这种历法中,“月”其实已经跟月亮完全不沾边了。另一种方法就是找出一回归年的天数,和阴历十二个月的天数两者的最小公倍数,既不放弃直观的阴历,也不放弃可知冷暖的阳历。于是,中国农历诞生了!农历通过设置闰月来协调朔望月和回归年之间的关系,设置十九年七闰法,即每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这样,每十九年阴阳历的“年”之间的差别就被消除得很小,只剩下两个多小时。十九年七闰的中国“颛顼历”,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记载了,距今两千六百多年,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的计算能力。当然,在大尺度上来看,这两个多小时还是有点多,几千年以后还是会出现季节错乱的问题,其实后来还有更加科学的置闰方法,但是时间有限,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说。课后思考题:通过月相的变化来计月,除了方便我们找个好日子去和女朋友花前月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外,这种计月方式对生产生活,对更加现实点的小钱钱,有什么意义呢?
上节课课后思考题答案,11楼的答案是非常准确的,通过月相计月,最大的实用功能就是判断潮汐,这首先要讲讲潮汐力,由于天体是有大小的,而不是一个理想化的质点,所以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分布在其中一个天体上各个不同的点之间的引力是不同的,能对地球的海潮造成影响的天体只有两个,太阳和月亮,其余的天体因为影响太小,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下面是月亮对地球潮汐影响的示意图:月球对朝向月球一侧的引力会稍稍大于背向月球的一侧。由于朔日和望日地球、太阳和月亮三个天体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潮汐力的影响是最大的,会形成大潮,当然,由于水的运动速度、地球的自转等等一系列其他条件的影响,大潮往往出现在望朔日之后的几天,比如著名的钱塘潮,就是出现在农历的十六到十八。壮观的钱塘大潮。看到回帖中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农历的确定时间,第二个是农历得适用范围。第一点:农历相传创始于夏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充分发展完善,在 汉武帝时期通过官方确认,形成朔望计月,回归计年,十九年七闰,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其后没有经过任何根本上的改变,至于各种节日(不是节气)的定义,包括 春节,那其实是历法的附属品,不能说把端午节改到五月初六,就变成另一个历法了吧?第二点:农历的适用范围是——地球。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出版过一本《老农历》的书,美国人对农历可以预测几十年后某一天的天气感到惊讶万分。其实看完了整篇文章,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农历的适用性如此之广了。当然,在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冬夏是要倒置过来的。
今天我们来说公历。目前运行的公元历,又称“阳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供参考).doc VIP
- 今日头条机构入驻协议3篇.docx
-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 2025年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一模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2020).doc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自娱自乐攻略适用21.0211新春版 by龙行天下Iray.xls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衣柜控制系统设计.docx
- 搅拌站沙石供应合同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