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内饰产品散发特性领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研发中心 2016.08.05 主要内容 一:背景介绍 二:现行控制手段 三:散发物来源分析 四:改进意见 五:发展方向 背景介绍 ○现状,据有关部门的抽检发现,90%的乘用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大部分的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在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方面主要集中于座椅、篷顶等处所用的胶水、纺织品、塑料配件等车内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包括甲醛、苯、氨类等有害物质。 ○尽管目前国内对于汽车车内环境尚无明确的规定,但汽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甲醛、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等物质却实实在在地威胁着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 ○虽然在我们以往对内饰件材料的检测结果来看,车内各种材料的VOC经常处于PPM级水平,但它们对人体所产生的健康影响却不可低估。原因是:长时间持续的吸入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多种VOC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以及对于老人、小孩和体弱者而言,他们更有可能受到伤害。 ○2004年7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有关机构对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始启动国家环保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为制定工作的承担单位,其他为参加单位。 业界盛传的2006年10月出台《汽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到08年年底还在向各大主机厂征求意见,主要存在如下障碍: –作为全球首个直接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法规??缺少国外先进经验参考; –缺少对于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车内材料的挥发性控制标准基础数据; –同装潢行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比,由于车内空间的狭小性,材料的多样性,乘座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轿车经常处于繁忙的交通道路上,由各种交通车辆排放出的尾气,扬起的尘土和车内温湿度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相 关标准不能直接沿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在国内进行的多次摸底调查中,如果直接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不合格率普遍达到90%以上,如果推行将对行业造成普遍打击。 汽车内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标准与2015年正式实施推广! 背景介绍 现行的监控手段 气味 Odor ??PV 3900 ??FLTM BO 131-01 ??GME 60276 GMW 3205 ??SAE J 1351 ??NES M0160 ??MS-300-34 ??SMC 30156 ??VDA270 雾化/冷凝 Fogging ?? PV 3015 ?? PV 3920 ?? DIN 75201B ?? SAE J1756 ?? ISO 6452 ?? GMW 3235 ?? SMC 30157 ?? VCS1027 甲醛含量 Formaldehyde ?? PV 3925 ?? GME 60271 ?? GMW 14236 ?? SMC 30155 ?? VDA275 总碳含量 TVOC ?? PV 3341 ?? TS-INT-002 ?? SMC 30158 ??GMW 8081?? (相对散发)?? ??VDA 277 江淮.华晨.奇瑞.吉利参照大众标准颁布了各自的车辆内饰件散发性能限制及检测方法的标准 现行的监控手段 根据上海大众颁布VW50180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车辆内舱构件排放性能的极限值。散发性能检验由四项测试方法组成: PV3015 测定可冷凝组份(冷凝极限值 G≤2mg) PV3341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散发(总碳散发极限值 EG ≤50μgC/g) PV3900 进行气味试验(极限值:气味分数 C3 ≤3.5级) PV3925 测定甲醛散发(甲醛散发极限值 ≤10mg/Kg) 目前各主机厂的标准与大众标准的要求值相同。 将放在密闭容器内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存放一定时间??接着按照一个 评定分数等级进行感觉的判断。因不存在标准鼻子??所以试验时有多个受 过培训的人员参加评价。从而得出一个统计的总的判断。 气味测试 试验条件?? 1 类 23℃×24h?? 1L密封容器中加50ml去离子水 。 2 类 40℃×24h?? 1L密封容器中加50ml去离子水。 3 类 80℃×2h?? 1L密封容器中??不加水。 评定标准?? 1??无气味 2??有气味??但无干扰性气味 3??有明显气味??但无干扰性气味 4??有干扰性气味 5??有强烈干扰性气味 6??有不能忍受的气味 由于人与人之间鼻子的灵敏度和嗅觉、感觉程度上的差异??这种靠人鼻的检测做法?? 多少带了些主观性??因此检测人员都要经过专门培训。 可冷凝组份 试验方法?? 将试样放入玻璃杯中,在杯口盖上一张已称重的铝箔,再放上玻璃板、过滤纸,冷气板,将玻璃杯置于温度100℃油浴中存放16小时,取下气雾-冷凝过的铝箔,干燥4小时称重,冷凝组分等于冷凝试验前后铝箔重量之差。 冷凝组份主要用来评价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