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件双学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101大楼是当今第一高楼,高508米 正在建造中的迪拜楼,高度已达688米 纽约帝国大厦,高381米 吉隆坡双子塔楼高452米 上海金茂大厦,高420米 先续课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抗震设计、材料力学 计算软件:TCH、PKPM、TBSA、ABAQUS、ANSYS、SAP2000、ETABS 本课程的最新发展概况: 第一栋高层建筑结构——美国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10层,55米; 现代高层建筑的标志——1931年美国帝国大厦,102层,381米; 迄今为止最高的建筑——台北101大厦,509米,2004年11月,101层。 设计程序:建筑设计(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设计(截面尺寸、配筋计算)—设备(给排水、暖通、电气) §1-1 高层建筑的范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土木工程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得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成为可能,而且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自从1885年建成10层高的家庭生命保险大厦(钢结构,詹尼设计, 1931年被拆除,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第一栋高层建筑)以后,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高层建筑已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世界上高度超过300m的超高层建筑已达几十幢,其中,位于台北的台北101大厦,高度达到了509m,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最高建筑。近二十年来,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仅上海市目前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已达到了2100幢,高度在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就有140余幢。其中,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为492m,是我国目前最高的建筑,世界排名第二位。 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建筑布局,而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力学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的发展、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化机械和电子技术的飞跃。随着高性能材料的不断研制和开发,结构形式合理性的进一步研究,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土木工程领域,高层建筑仍将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形式,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掌握高层建筑的设计知识,是对土木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高层建筑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什么样的建筑算作高层建筑?对于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或者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1972年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制订了如下的划分标准: 1.国际标准(总高度H——基础顶面到檐口的总高度;h——层高) 第一类高层:9~16层(Hmax=50米) 第二类高层:17~25层(Hmax=75米) 第三类高层:26~40层(Hmax=100米) 第四类高层(超高层):40层(Hmax100米) 2.中国标准:10层及以上或H≥28米称为高层。 1~2层:低层 3~9层:多层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为高层建筑,而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是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一律称为超高层建筑 3.日本则将5层到15层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超过15层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事实上,究竟什么样的建筑算作高层建筑,应该视建筑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而定。如果建筑的结构体系,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表现出了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则不论其高度如何,应该按照高层建筑来对待。 电梯、消防楼梯是高层建筑的必备装置。 4.适用的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1-2 高层建筑的特点 一般而论,高层建筑具有占地面积少、建筑面积大、造型特殊、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高层建筑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现代化大都市中,过度的人口和建筑密度,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真可谓寸土寸金,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空间发展。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少,不仅可以大量的节省土地的投资,而且有较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建筑的防火、防灾、热岛效应等已成为人们急待解决的难题。 从受力角度来看,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风载及地震作用)对结构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除了结构的内力将明显加大外,结构的侧向位移增加更快。图1-1是结构内力(N,M)、位移(△)与高度的关系,其中弯矩和位移均成指数曲线上升。由此可见,高层建筑不仅需要较大的承载能力,而且需要较大的刚度,从而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