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人口迁移15532
旧社会,晋陕北部一带十年九不收,人们被迫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走西口”或“走口外”。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下南洋” 指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多数(95%以上)。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种人口的空间流动形式是一种什么现象? 想一想 【学习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学会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引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问题探究1】 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同一个概念吗?请举例说明。 在2010年春节的前后,由佛山、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农民工组成的“摩托车返乡大军”,浩浩荡荡开上了国道。这些“摩托车返乡大军”属于人口迁移吗?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共同点 不同点 1.概念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①必须改变定居地; (住所改变----户籍改变) ②时间较长; (长期-----永久)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行政区变化---乡镇以上) ①没有改变定居地; ②短期流动 空间上发生位移 A A2 A1 B B1 C C1 C2 A1 A2 A1 B1 C1 A2 C1 C2 × √ √ ×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高一同学周末回家 ②五一长假去海南旅游 ③张成同学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④出国留学或出国经商 ⑤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⑥王艳随全家从甲县搬到乙县并转入当地中学读书 【学以致用】 × × √ × × ×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a.省际迁移 b.县际迁移 *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城市化) 城市→农村(逆城市化也叫郊区化) 农村→农村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市→城市 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是哪一种形式? 2.分类 * ③按迁移原因划分 自发性迁移 组织性迁移 (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 (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 2.分类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学以致用】 国内迁移:① ② ; 国际迁移: ③ ④ 具体流向 特点 原因 二战后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人类社会早期古代农业社会 时间 合作探究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逐水草而居 食物充足之地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向未开发国家 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 非洲---美洲、亚洲; 中国、日本、印度人---东南亚和美洲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形式多样化 北美、欧洲、大洋洲变为迁入地区; 亚洲和拉丁美洲为迁出地区 实例 表现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表现 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 东德与西德的统一;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非洲国家独立,原殖民者返回迁出国。 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欧洲人从殖民地返回故乡,西欧各国迁出人口减少;美国作为人口迁入国,来自欧洲的移民减少,拉丁美洲和亚洲成为主要源地。 形式多样化 新兴城市出现、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造成人口迁移。 概念: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二、人口流动 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人口流动 国内人口流动 主要为外籍劳工 国际人口流动 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 农村→城市,山区→平原,内陆→沿海,落后地区→发达地区 消极影响 影响 积极影响 措施 主要原因 主要目的 主要方式 主要迁入地 主要迁出地 方向 出现的时间 农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四川、江西、河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鸿业西方经济--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
- 高鸿业主编西方济学03.ppt
- 高频表达精讲精(Vincent).ppt
- 高鸿业西方经济第四版课件第10章.ppt
- 高鸿业西方经济第五版ppt课件第9章.ppt
- 高鸿业西方经济微观部分第五版 chapter4-生产理论.ppt
- 魔兽争霸3快捷键大全.doc
- 鲁JJ-019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docx
- 鲁创创 广告91 宝洁品牌的分析报告.doc
- 鲁教版4《生命的意义》.ppt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