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模块 1 基站勘察 内容 1. 传播损耗与无线链路预算 2. 天线的参数及其意义 3. 天线的定位与覆盖距离 4. 选址和勘站的流程 5. 勘站现场的判断准则和注意事项 6. 勘站工具的使用 7. 站址与站型的选择 8. 差的/好的选址示例 9. 天线的摆放位置 10. GSM1800基站选址的特点 11. 杂谈--关于电磁辐射与通信基站 功率预算:下行 功率预算:上行 传播损耗因素经验值 传播损耗因素经验值 关于dB等单位的解释 Calculations in dB (deci-Bel) logarithmic, relative scale Always with respect to a reference dBW : dB above Watt dBm : dB above mWatt dBi : dB above isotropic dBd : dB above dipole dBmV/m: dB above mV/m rule-of-thumb: +3dB = factor 2 +7 dB = factor 5 +10 dB = factor 10 天线极化 极 化可 解 释 为 电 场 矢 量 振 动 的 方 向。 偶极子垂直放置: 垂 直 极 化 ? 主要用作移 动 通 信 。 偶极子水平放置 : 水平 极 化 ? 主要用作广 播 系 统 +45度 / -45度 放 置 的 偶 极 子 : 交 叉 极 化 ? 用作数字蜂窝网络极 化 分 集 为什么站点规划十分重要 优化对改善网络质量很有效,但工作负荷非常高 网络规划是优化的前提 容量规划-扩容计划 覆盖规划 频率规划 站点规划是网络规划的关键 站点规划流程-11步 1. 站点目的 例:解决国贸地区的高拥塞 例:机场高速的覆盖改善 通过优化小组预规划选择站点 覆盖测试 话务增长情况 质量改善的目标 2. 区域勘查 熟悉新站周边情况例:市中心,居民区 人口密度 建筑密度及类型 特别热点 3. 划定选站范围 划定利于选站的范围 4. 站点寻找 无线规划工程师勘查几个候选站, 例如A,B,C 给A,B,C按优先级排序 收集相应候选站的资料:反向,高度,照片,周围环境的评估等 在数据库中记录候选站 5. 站点评估 覆盖预测 传播测试 估价 可行性 初步天线位置,机房,电源等 6. 合适站的勘查 无线规划,安装,电源,天线工程师进行站点勘查 无线规划工程师决定天线位置 对每一天线方向及安装位置进行拍照 完成基站勘查清单 7. 站点图 无线规划工程师在合适站的勘查时画图 8. 详细设计 安装画图 9. 参数及频率规划 预先规定的参数 非预先规定的参数 邻区定义 频率规划及调整附近小区 10. 设备安装 督导安装过程 检查传输,BSC容量等 11. 确认 在开通前按照规划检查天线 拍摄天线照片 路测 统计评估 完成基站数据库 站点后续优化 如果基站的表现不理想,可能需要对站点进行后续优化 检查安装质量 天线调整:检查方向及下倾 天线重定位 其他常见优化手段 频率规划 参数优化 基站数据库 存储所有站的信息(从选站至最终确定) 站点调查 候选站名字,地址,经纬度,高度等 合适站的勘查 站详细资料,天线,图,照片,评估 站况(日期和负责人) 勘查,安装,开通,试用,确认 确认 MSC,BSC,LAC,统计评估,区域测试,安装质量 好、坏站的实例介绍 总结运行状况差的站点 不好的天线视野 建筑物密集且高度接近 前方有阻挡 朝向树木 建筑物反射 天线过高,远超过周围环境高度 过大的倾角造成覆盖变形 超过服务区域 不好的站点位置 站点与其它基站相邻太近 有覆盖盲区 容量不足 好站址示例 总结运行状况良好的基站 天线视野开阔(方向,抱杆位置) 满足覆盖范围 利于吸收话务量 反射较少 天线高度和倾角适当,比周围环境高度稍高 可控制的覆盖范围 好的穿透能力 满足站点的要求 提供覆盖 提供容量 天线安装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地面铁塔 此方式多用于郊区站,市内较少。 此方式天线高,覆盖远,主要是在空旷地带解决覆盖问题。 楼顶铁塔 此方式多见于乡镇或中小城市电信局楼顶上。 与地面铁塔应用方式一样,只是同时要考虑楼顶的承重问题。 楼顶框架 此方式主要用于城区,尤其是周围建筑普遍不高,或比基站所在建筑高的情况。 其主要目的是小幅度提高天线挂高。主要作用是加强覆盖或消除平台效应。 楼顶抱杆 在高密度话务区最常见。 安装比较隐蔽,不影响建筑物外观。 可以更有效的调整天线的指向性,以便更好的吸收话务量。 天线高度受建筑物高度限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