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当今社会,压在家长心头上最沉重的负担是教育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失败不起,失败了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为此,家长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上最有名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然而,令许多家长痛心疾首的是:一方面,成人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育。而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思潮的影响,复杂的社会环境的熏染,孩子的“弱点”也层出不觉,学习不用功、缺乏兴趣、偏科、贪玩、上网吧……这些“弱点”使我们感到十分困惑。为此成您们把愤怒的矛头指向了孩子,开始了对他们昏天暗地的抱怨、训斥。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的重视。例如:“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讲了几遍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真没出息!”本来成人想通过揭示孩子的痛处,来唤醒他们,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
究竟怎样才能将孩子的弱点转变成优点呢?
这就需要我们无条件地赏识孩子。那么什么是“赏识”呢?很多人一接触“赏识”,便简单地认为是表扬加鼓励。其实不然。赏识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赏识也不仅仅是语言的范畴,用一个孩子的话来说,赏识是藏在心里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他是不随着分数、名次而波动的。赏识是孩子在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简而言之,赏识的本质就是“看得起”孩子。
什么叫“看得起”,就是“你一定行”。人的天性是脆弱的,不管一个人怎么坚强,怎么倔强,怎么不可一世,内心深处都是脆弱的。据我对本校60名7~12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调查,有87%的学生对自己做出“不怎么样”、“一般”、“不知道”等消极评价。这表明自卑心理在孩子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不注意调控,这些孩子将变得孤僻,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或成人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
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帮助和安慰 。而我们有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以教训,往往采用比较严厉的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若此时我们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比如在考砸的学生面前,(1)你不能让孩子泄气,所以要鼓励孩子,要让他感觉到家长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移。(2)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3)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再如对闯祸的孩子也一样,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长心中有了不良影响或失去了信心,而此时家长应当与学生及时沟通,平息孩子的惶恐心理,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孩子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来缓解学生的心态,并鼓励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孩子对家长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孩子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条件都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安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例如:有的孩子对美的感悟极强,有的孩子对足球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在记忆方面表现非凡,有的孩子好奇心强,凡事想探个明白,一些物品常被弄坏……这就是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对孩子的任何一种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不要看着人家的孩子学钢琴,就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看见别人的孩子书法得了奖,就逼着孩子去上书法班……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人尽其才,成为社会更有用的人。
不少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需要挫折,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太脆弱了。事实上,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并不是没有挫折,而是挫折错位,应该给的物质上的挫折没有,而不该给的精神生命的挫折太多。孩子除了是看得见的有形生命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生命。对于孩子的有形生命,家长呵护有加,该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做了,该孩子自己担的责任父母担了,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对孩子的无形生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学习好,也不能多表扬,要防止翘尾巴;学习不好就更不要说了,苛刻指责是家常便饭,父母不负责的批评指责甚至无原则的打骂,让孩子的心灵累累伤痕。如果说有形生命和无形生命分别是翘翘板的两头,有形生命那一端是上翘的,无形生命这一端是下折的,翘翘板失去了平衡,该有的挫折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