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大包装商品更贵饮料红茶薯片最易让人中招资料.docVIP

超市大包装商品更贵饮料红茶薯片最易让人中招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市大包装商品更贵饮料红茶薯片最易让人中招资料

超市大包装商品更贵 饮料红茶薯片最易让人中招 在杭州下城区工作的赵女士,是本报财富铁哥们圈的一位“群友”,昨日她在QQ群里报料:“周末去超市买饮料,差点亏了。一组4瓶,折合3.125元/瓶,而零买只要3元/瓶。原本以为,大包装总比小包装要合算,这不颠倒了么。” 与赵女士一样,很多消费者有这样的习惯思维:买得多肯定比买得少实惠,批发价么!其实,眼下超市、便利店里,大包装比小包装单价更贵的现象比较多。不过,差价不大,每样差几角钱。 买一瓶3元/瓶,买一组变成3.125元/瓶 赵女士在杭州某超市选中一组4瓶的“脉动”饮料, 12.5/组,拎起正准备走。边上儿子眼尖:“妈妈,一瓶才3元,怎么4瓶反而得12.5元?买得多反而贵?”赵女士一看果然如此,一瓶才3元,买一组变成3.125元/瓶。 “虽然只贵5角,消费者心理感觉不爽。我们就是想弄明白,这是为什么。”赵女士最后买了别的牌子的饮料。 记者到超市逛了逛,发现这种现象果然存在。记者在杭州建国路边一家超市买了两包乐事薯片,得克萨斯烧烤味。50克包装的3.1元,折合0.062元/克;80克包装的5.6元折合0.07元/克。明摆着买50克小包装的更划算。再看边上,170克包装的打着大大的“超值”字样,10.9元,折合0.641元/克,“超值装”要比50克小包装的更贵一些。 饮料红茶薯片,都出现“大比小贵” 这几天逛超市,赵女士留心发现,这种现象还是蛮多的,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啤酒、奶茶等。 记者这几天在家乐福、欧尚、乐购、物美等超市逛逛,也发现了许多大比小贵的商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按克数来算,大量包装的比小量包装还贵。比如薯片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超市都有大包比小包贵的现象。比如乐事薯片的得克萨斯味、意大利香浓红烩味、墨西哥鸡汁番茄味、美国经典原味等几大口味,都存在这种现象,主要集中于50克、80克这两档包装中。此外,阿华田、立顿红茶、妙脆角、统一奶茶等的部分产品,也都存在这种现象。如某超市的标价:立顿黄牌精选红茶,50克9.4元,100克19.8元。也就是说买两包50克的只需要18.8元,也比买一大包100克的便宜1元。 另一类集中在饮品类,按瓶数来算,组装的折合单瓶价后比零买一瓶还贵。比如:王老吉盒装1.9元/盒,买6盒仅需11.4元,而边上的6连包却需要12.3元。 大包装单价更贵,是啥道理 乐购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现象源于几种情况。第一、单瓶商品在搞促销。第二、组装商品和单瓶商品,采购途径可能不同,比如说来自两个不同的供应商。第三、商品的批次和进货时间不同,进价有可能存在差距,比如说新旧包装交替时。 一些超市表示,许多厂方的售价就已存在大比小贵的现象。有可能是因为有些大包装的综合成本,可能比小包装更高,比如耗材成本、运输成本、印刷成本等等。 厂方这么说:“我们的销售价格是不存在组装比单罐装更贵现象的,可能是零售商按实际销售情况作了调整,单罐装让利,而组装没有让利。”一般厂家都只给出建议零售价或零售价范围,不会统一定价。 记者昨从联合利华公司的消费者热线得知,立顿黄牌精选红茶,50克建议零售价10.5元,100克建议零售价19元。而记者在杭州某超市看到,此款商品50克售价9.4元,100克售价19.8元。 身边的经济学 从饼干听到小开本杂志 说说包装的“黄金分割点” 大包装卖得更贵,在市场中并非孤例。有些知名产品,演绎着“大有大的好”。譬如农夫山泉的4L装,肯德基的全家桶。 厂商要吸引顾客,产品让人喜欢是根本道理。然后,包装是释放善意的“第一顺位”,这其中包含了外观、色彩、材质、握感、成本等诸多元素。 一件产品,用什么材料做多大的包装,它的成本最合适,同时最吸引顾客?这里面有一个“黄金分割点”。这个词和平常说的“性价比”,有交集,但并非一回事。 农夫山泉4L装的出现,是饮用水外包装的一大突破(以前的上限是1.25升),很受家庭、野餐、运动人群的欢迎,这是找到了大包装的“黄金分割点”。论单价,它卖得比1.5升装的要贵,即所谓的“倒挂”,但要比550毫升瓶装的便宜很多。同样一个顾客,家庭聚会时选4L装,出差时会选小瓶装,因为用途不同,性价比体现出差异性。 有人研究过超市里塑料盒装鸡蛋的外包装:10个装、8个装的塑料盒,比4个装、6个装的塑料盒更普遍一些。因为,做这包装盒所耗费的PVC材料差不多,分摊到鸡蛋上的成本,自然越少越好。 再譬如都市女性最爱的时尚类杂志,如今推出小开本,与16开的大开本一起打市场。大开本的20元,小开本的15元。问了几个报摊老板,都说:小开本销量蛮好,有一批固定的人群来买。一些女孩子特别喜欢小开本,她们可以塞进包里,泡吧、喝咖啡、等车候机,随时掏出来读。 细究起来,小开本时尚类杂志属于二次开发利用(内容、排版与大开本几乎一样),纸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