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果树害虫 ;(一)苹果害虫;
1、叶螨类
2、蚜虫类
3、食心虫类
4、卷叶蛾类
5、金纹细蛾
6、苹果虫害综合治理;1、叶螨类
1-1 山楂叶螨
1-2 苹果全爪螨
1-3 二斑叶螨 ;1-1 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蜱螨目,叶螨科 ;(2)发生与为害特点
寄主:苹果、梨、桃、樱桃、山楂、核桃等。
为害:刺吸芽、叶、果的汁液。使之呈现失绿斑点,逐渐扩大连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枯焦早落,削弱树势,既影响当年产量,又影响来年产量。
繁殖与习性:一般在4月上中旬开始取食并陆续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与苹果、梨的盛花期相吻合。在华北6-7月份为为害盛期(但因地区而异)。卵产于叶背主脉两侧或蛛丝上。;7;雌成螨寿命约7天(夏)~30(春秋)天。一年发生多个世代,如在河南省每年发生12 ~ 13代。
越冬:以受精雌螨在枝干粗皮缝隙处越冬 。翌年春平均气温9 ~ 11℃,树芽萌动膨大时,越冬雌螨出蛰,开始取食。
传播:爬行、吐丝飘移、
借风力以及人、畜活动等。
天敌:肉食性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捕食螨等。;捕食螨;1-2 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Koch)蜱螨目,叶螨科 ;(2)发生与为害特点
寄主:苹果、桃、李、葡萄、樱桃、山楂等。
为害:刺吸叶片汁液,造成褪色、苍白。严重时使刚萌发的嫩芽枯死。一般不吐丝结网,只在营养条件差时雌成螨才吐丝下垂,借风力扩大蔓延。
繁殖与习性:4~5月卵孵化,孵化时间较集中,这是药剂防治关键适期。6~7月是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世代重叠严重。8月中、下旬出现滞育卵,进入越冬状态。;12;在辽宁、内蒙古一年发生6代左右;在河北、河南、山东一年发生8代左右;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年发生10代左右。
越冬:以滞育卵(冬卵)在2~4年的枝条分杈、伤疤、茅腋等背阴面越冬。
传播:同山楂叶螨。
天敌:同山楂叶螨。
;1-3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蜱螨目,叶螨科 ;(2)发生与为害特点
寄主: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棉、豆等多种植物及灰藜、苋菜等杂草上 。
为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于网下危害。高温、低湿适于发生。
繁殖与寿命:月气温达5-6℃时,越冬雌螨开始活动,月均温达6-7℃时开始产卵繁殖。
;世代重叠,一年可发生10几代。随气温升高繁殖加快。越冬雌虫出蜇后多集中在早春杂草上危害繁殖,待作物出苗后便转移危害。
6月中旬-7月中旬为猖獗危害期,进入雨季虫口密度迅速下降。至9月气温下降陆续向杂草上转移,10月陆续越冬。 ;越冬:以受精雌螨在枝干粗皮缝隙、落叶、杂草等处越冬 。
传播:同山楂叶螨。
天敌:深点食螨瓢虫 、食螨瓢虫、暗小花蝽、草蛉、塔六点蓟马、小黑隐翅虫、捕食盲蝽、小枕绒螨、拟长毛纯绥螨、东方纯绥螨、芬兰纯绥螨 等。
;智利小植绥螨;叶螨类的防治要点;依据经济阈值进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
落花后平均雌成螨1 头/叶 ;
麦收前雌成螨2 头/叶 ;
麦收后无天敌,雌成螨3 头/叶,
有天敌,雌成螨5头/叶。
;(3)清洁田园
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刮除老树皮,剪除病虫枝果等,并把这些处理物进行深埋或焚烧。
(4)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与利用叶螨的各类自然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培养天敌进行田间释放。
(5)化学防治
在果树萌芽前:喷施波镁3~5°石硫合剂。喷施要细致周到,除苹果枝干外,还要喷洒地面,特别是树下的土壤表面。这样可铲除多种越冬的病虫害。 ;果树生长期:可选用的农药有10%浏阳霉素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5%达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及50%四螨嗪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
注意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螨剂应交替使用,以减少螨类抗药性。 ;2、蚜虫类
2-1 秀线菊蚜
2-2 苹果瘤蚜 ;2-1 绣线菊蚜(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同翅目 蚜科 ;(2)发生与为害特点
寄主:苹果、绣线菊、木瓜、榆叶梅、海棠、樱花、山楂、柑桔、枇杷、李、杏等。
为害:刺吸新梢嫩芽及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向叶尖及叶背横卷皱缩,提早脱落,新梢生长受抑,树势减弱 。;每年发生10多代 。
越冬:以卵在枝杈、芽旁及皮缝处越冬 。
传播:密度高时产生有翅蚜迁飞传播;人为传播。
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 。
;;;(3)防治要点
人工防治:结合夏剪,剪除被害枝梢,要保护天敌。
生物防治:使用蚜霉菌400—500倍液,掌握在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