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质量研究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性状 外观、臭、味及一般物理稳定性情况列于一段,中间用“ ;”隔开。 色:白-类白-微黄-淡黄-浅黄-黄, 无明显界定的两色间用“至”(to)表示范围; 臭:嗅觉感受。 味:口尝到的味。可根据文献报道经实验确认, 切勿随意罗列。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制剂:规格计量成分与原料药成分不同者要特别说明,如: 本品含甲磺酸帕珠沙星按帕珠沙星(分子式)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有关物质检查—HPLC法 对照溶液浓度最好与限度一致或为整倍数; 调节灵敏度:使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 限度表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1.0%);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2.0%)。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规格 每一制剂单位中含有主药的量 如按活性成分表示时,应用中文而不用分子式表示。如:0.5g(按头孢吡肟计) 规格在0.1g以下的用mg为单位表示;0.1g以上的用g为单位表示;如:50mg; 0.1g; 多种规格的单位统一用小的表示;规格应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如:(1)50mg (2) 100mg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液体制剂规格中还应注明每支的装量,如:2ml:10mg 10ml:0.25g 多剂量的制剂一般应注明浓度,同时加注装量如:1%,(1)10g (2) 15g 或:10g:0.1g 喷雾剂、喷剂等规格内容要标全。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供试品取样量 :应具代表性并满足精密度的要求; 制剂取样量宜按规格所用成分来表达 ,如:取本品细粉(约相当于XXXX 25mg)精密称定……。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检查剂量或限度均应合理有据,根据临床人用计量折算。 细菌内毒素法应进行干扰性试验,考察可行性。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贮藏 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冷处:2~10度。 阴凉处:不超过20度。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度。 应根据药品性状并结合稳定性情况确定贮藏条件。 质量标准的规范化 贮藏 原料药一般密闭保存 易吸潮、风化或挥发的药品应密封保存 供直接分装制备注射剂的原料药需严封 书写顺序:先讲包装再讲条件,如: 密闭保存; 密闭,于阴凉处保存。 密封,冷处保存。 结束语 药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新药评价审批是以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为前提的,质量研究工作应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要认真地、理性地做好每一项试验,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粗制滥造出敷衍应付是不可取的。 谢谢! 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观看! * 指导原则 * ICH Q3B(R ) 5 February 2003 * 吲哚-3-羧酸-3a-托品酯盐酸盐 * 日本药学杂志1995(716~731) 富山化学 * 文献: * 中国药学杂志 * 刘皋林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4(Feb;15(1):52~57 进口片:法国施维雅产达美康;国产片:上海亚东药业益公牌格列奇特片 * 药学学报;1997,9 1990年以前的国产片剂生物利用度仅5%,约为进口药的1/3; * 黄小龙* Guidance for Industry:Stability testing of drug products(draft guidance),,June 1998 溶出度研究注意事项 1、合理选择方法、设定条件 2、注意方法的灵敏度问题 3、样品溶出行为要全面考察 4、释药行为要科学合理 1、合理选择方法、设定条件 不漂浮的制剂一般采用浆法;胶囊剂多用篮法,如用浆法需防止其漂浮。操作中注意取样点正确,以保证数据可靠。 溶剂用量不宜过少,一、二法溶剂量不宜少于500ml ,小规格制剂为满足检测灵敏度要求可采用小杯法。 溶剂的选择原则如前所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兼顾经济、环保因素。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浓度不可过高,应经试验筛选并尽量采用较低的浓度。 转速应经筛选确定,不宜过快。 2、条件设定中注意灵敏度问题 试验条件不宜过强,应能检出不同制剂实际存在的溶出或释放度的差异。如HPLC流动相的选择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