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颈源性头痛.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深层肌肉 第一层:头夹肌、颈夹肌、颈最长肌 第二层:横突棘肌,包括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颈部) 第三层:椎枕肌(椎下肌群)、横突间肌、棘突间肌 枕下肌群 肩胛提肌 (1)程大夫疼痛科实用技术学习班(公益培训) (2)南医培训:疼痛诊疗技术(职业培训) (3)提供疼痛科整体解决方案。 四、程大夫品牌介绍 程志祥个人介绍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程大夫品牌创始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疼痛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神经病理性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冲击波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南京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委员兼学术秘书 承担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文章数篇。 主译《疼痛医学精要》,主编《内脏与血管性疼痛病》。 热衷科普和公益事业,为多家著名媒体作疼痛科普宣传。 谢谢大家 * 通过高压电、大电流,瞬间直流放电产生冲击波,通过特殊反射体将冲击波聚集,使焦点处能量增大200到300倍 1986年一名科学家在用冲击波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研究中发现冲击波可诱导成骨细胞活化,促进成骨。此后,世界各地一些骨科医学中心开始利用适当能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骨折、骨折延迟愈合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取得了许多进展,并逐渐演变成为体外冲击波疗 利用压缩空气加速导管内的子弹(抛射物),子弹打在探头上,冲击波由探头传入人体。与聚焦式冲击波不同的是发散式冲击波在体内是发散传播的,不产生聚焦,因此它在人体表面的能量最高,作用于体表,压力波在体内继续传播是衰减的。 * 发散式冲击波与聚焦式冲击波的物理特性可以很形象地用灯泡发出的光和激光器发出的光来比较。 从动画可以看出两种光的形式:灯泡发出的是发散开的光,而激光器发出的是集中的光束。它们都能发光,但是发光的特性是不同的。 * 空化通常是指液体中空泡(空穴)的产生、生长和溃灭的过程。 * 至精至诚 至善至爱 南京医科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二 临 床 学 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程志祥 体外冲击波治疗颈源性头痛 主要内容 一、颈源性头痛概述 二、体外冲击波疗法概述 三、体外冲击波治疗颈源性头痛 四、程大夫品牌介绍 一、颈源性头痛概述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引起的,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单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牵涉痛,人群中发病率为1%~ 18% 颈源性头痛在头痛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达89.1%。 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直接原因。 颈源性头痛解剖学基础 头面部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及高位(C1-C3)颈神经分布支配。 C1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C1神经后支,形成枕下神经,分布到枕下肌群(头后大、小直肌,头上、下斜肌),内含有丰富感觉神经纤维。 C2神经:从椎板间隙中出来,其后支与来自C3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 C3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C3神经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 C1-C3神经:离开椎管后在柔软的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炎症、缺血、损伤、压迫、不适当按摩会影响神经的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常见来源 长期伏案工作、不良体位等致颈项部肌肉紧张,引起局部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产生无菌性肌筋膜炎,累及周围神经根或神经末梢。 外力作用、头颈部姿势不当,破坏颈椎自身生物力学平衡,造成颈椎曲度异常,颈椎关节失稳。 慢性劳损、陈旧性损伤、关节炎等,引起椎体退变,椎体间或后关节紊乱、骨赘形成,甚至椎间孔狭窄。 颈源性头痛分类 肌源性疼痛 人类75%的疼痛是由于肌肉的原因。 机械损伤使颈髓神经根,特别是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 持续性的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和水肿,末梢释放的炎性介质聚集于肌肉组织。 肌肉因血流量降低导致ATP水平下降而缺乏能量。能量水平不足导致减少了钙向肌质网的返回,肌肉将持续缩短和挛缩。 挛缩导致肌肉进一步缺氧,导致代谢需求增加和生化物质的释放,导致触发点疼痛增加。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