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地区城影响范围划分方法的比较.pdfVIP

中国中部地区城影响范围划分方法的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 卷第7 期 地 理 研 究 Vol.32, No.7 2013 年7 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July, 2013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影响范围划分方法的比较 1,2 1 1 3 邓 羽 ,刘盛和 ,蔡建明 ,兰肖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哈佛大学,坎布里奇 02138 ; 3. 成都市龙泉驿区发改和经济信息化局,成都 610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陆续推出。其中, 识别城市的腹地范围、促进城市与腹地的协同发展是其关键内容。因此,城市影响范围的划 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以单一年份的静态研究及单一方法的应用研究为 主,缺乏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分析,更无多种方法综合集成分析。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 详细梳理与比较不同理论的差异性基础上,采用引力模型和改进场模型两种方法对中国中部 地区的城市影响范围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细致比较这两种基于不同视角的模型方法在识别 城市影响范围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综合集成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析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影 响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希望能为合理选择和运用城市影响范围的分析方法,有效制定区 域等级体系规划、城市空间组织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引力模型;场模型;城市影响范围;比较研究;中部地区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城市的吸引和辐射能力在持续增强。与此同时,城 [1-2] 市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分散的增长极逐步演化为城市组团,并向更高级形态演变 。 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承载形态,并被逐步纳入到国家各级发展战略 [3] [4] [5] 规划之中,如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及武汉城市圈 等。由此,科学识别与培育 城市群,分析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势利导地制定配套政策,成为有 效利用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优势,促进城市之间通力合作、协同共进,进而提高区域竞争 [6] 力的前提条件 。城市影响范围即是以此为研究核心,它的界定与城市群的识别、中心城 [7] 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城镇等级体系的构建及配套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 。早在20 世纪 [8] 初,中心地理论就提出了城市影响范围的基本概念 。随后,更多对于中心地理论的改 [9] [10] [11] [12] 进 以及断裂点理论 和场理论 逐渐发展起来。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化成为城 [13] [14] [15] 市与区域研究的重要视角 ,应运而生的世界城市理论 、网络城市理论 、都市区—腹 [16] [17] 地理论 以及区域国家理论 ,进一步阐明和丰富了城市影响范围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 理。城市影响范围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理清城市与腹地的关系,而且更加关注由此组成 的城市-区域系统如何在区际乃至全球层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城市影响范围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法、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及场模型。实证法的结 果比较准确且可信,但其资料收

文档评论(0)

zxj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