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肛肠解剖与生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肛肠解剖与生理学.ppt

三、肛门直肠神经生理解剖的临床意义 1、直肠手术损伤交感神经时,可发生内括约肌松弛,直肠蠕动增强,肠腺分泌增多。临床表现为便次增多,粘液便,不能射精。肛门直肠手术损伤副交感神经,可发生尿潴留。 2、齿线以上的直肠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为无痛区。齿线以下的肛管、肛门由阴部神经支配,感觉敏锐,为有痛区。手术或炎症刺激肛管可引起肛门剧烈疼痛,致使肛提肌和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尚可引起尿潴留及月经失调等。 第七节 肛门直肠淋巴 一、直肠的淋巴 直肠的淋巴分壁内和壁外2组。 1、壁内系统:直肠壁内从位于粘膜、粘膜下,肌间和外膜下。壁内各淋巴丛相互连通,出肠壁后在直肠外面形成广泛交通的淋巴管丛,汇入壁外系统。 直肠以中直肠瓣分为上、下两部,下部直肠因失去腹膜,原浆膜下丛为被直肠淋巴窦所代替,并与盆腔筋膜各部密切联系,对直肠、乙状结肠的淋巴回流特别重要。此区壁内丛淋巴可沿上、中、下三途径回流。而上部直肠的壁内丛淋巴仅经上行路回流。 2、壁外系统:直肠壁外淋巴管主要沿以下三个方向走行。 (1)上行路:最重要,引流上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下部的淋巴,主要淋巴管及淋巴结沿肠系膜下血管及其分支排列。 (2)侧行路:淋巴管位于腹膜下,沿血管神经鞘向两侧行走,重要的淋巴结群位于血管的分歧处。 (3)下行路:引流末端直肠的淋巴向下穿肛提肌,与坐骨直肠窝内的淋巴管相交通,入骼内淋巴结。 肛管的上组淋巴 上组包括肛管粘膜部与内、外括约肌之间的淋巴网。 淋巴管走向有三: ★上行,汇入直肠上动脉起始部的淋巴结。 ★向外上方走行,入髂内淋巴结 ★外行,沿肛门动脉经坐骨直肠窝入阴部内动脉周围的淋巴结。 1、肛管的下组淋巴 下组包括肛周、肛管皮肤部的淋巴网。 淋巴 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管结。 实验证明:齿线上、下两组的淋巴管是交通的。 临床证实:直肠癌侵至齿线上方1.1cm处,有时可见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转移,且越靠近齿线转移率越高。 三、肛门直肠淋巴的临床意义 1、直肠癌沿淋巴转移主要沿直肠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至结肠系膜上部淋巴结,也有的直肠癌向直肠侧韧带内的淋巴结和骼内淋巴结转移。 2、中直肠瓣以上的直肠癌,通常沿直肠上动脉向上转移,而中直肠瓣区的低位直肠癌则沿直肠下动脉向外侧转移。 3、肛管癌的转移主要向下组,至腹股沟淋巴结。 4、由于肛门与直肠的淋巴相通,所以直肠癌手术不能忽视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的可能,肛管癌手术也要注意肠系膜上淋巴结的转移。 第八节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一、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位置 肛门直肠周围的间隙有5个:即骨盆直肠间隙(2个),坐骨直肠间隙(2个),直肠后间隙(1个)。 1、骨盆直肠间隙(2个):位于盆腔内的直肠两侧,左右各一。 2、坐骨直肠间隙(2个):位于肛管两侧,左右各一。 3、直肠后间隙(1个):位于直肠与骼骨之间,是一个单一间隙。 骨盆直肠间隙 坐骨直肠间隙 直肠后间隙 二、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临床意义 1、骨盆直肠间隙一旦形成脓肿,必须及时手术治疗,防止脓肿自行穿破直肠或向下穿入坐骨直肠间隙,形成高位复杂肛瘘。 2、坐骨直肠间隙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多发部位,一侧脓肿可通过肛管后深、浅间隙蔓延至对侧,形成两侧间隙脓肿,进而形成马蹄形肛痰。 3、直肠后间隙内有骶尾神经丛、交感神经、直肠下动脉和骶中动脉,手术时注意勿要损伤。 第九节 与临床有关的局部结构 一、肛门三角 二、Minor氏三角 三、肛直角(Anorectal angulation,ARA) 肛直角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1、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 宽0.3-0.7cm,厚0.3-1.0cm 肌束环绕肛门呈圆形,位于皮下 因肌束横架于浅部两股肌束之下 在后方形成‘V’形薄弱点 切断皮下部会引起肛门失禁 (女性外括约肌皮下部在肛门前后方与浅部无连系,故在前方切断此层会发生肛门闭锁减弱) 1、肛门外括约肌—浅部 宽0.8-1.5cm,厚0.5-1.5cm。 肌束呈梭状或‘ 8 ’字形环抱于肛管中部,位于皮下部外侧稍上方、深部下方。 是外括约肌中最大最长和收缩力最强的部分。 后部肌束附着于尾骨后外侧面 是肛尾韧带的重要构成部分。 1、肛门外括约肌—深部 宽0.4-1.0cm,厚0.5-1.0cm。 肌束呈圆形,环绕内括约肌的直肠纵肌层的外面。 在前方游离,部分纤维交叉止于坐骨结节,后部肌束的上缘与耻骨直肠肌后部密切接触,不易分开 2、肛门内括约肌(1/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