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 * 外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 手术室 王莉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获得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相 关 概 念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基本特点:1、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相 关 概 念 公元前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开颅手术。 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法典中出现可以收费的外科手术服务。同时期,Sumerians提出使用啤酒清洁伤口,油脂绷带进行包扎的早期伤口护理方法。 意大利修道士(罗尼穆斯.弗拉卡斯多吕亚斯1478—1553)认为感染性疾病来源于 活得种子 巴斯德.路易斯1882—1895 意识到许多疾病均有微生物引起,并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Lister1827—1912,1867年发表关于无菌技术的创新性的论著,开始使用石碳酸消毒创面的伤口,截肢手术的死亡率由45%明显下降至15%。 无菌技术发展历史 19世纪中叶开始推荐使用漂白粉洗手。 1883年提出使用灭菌的手术衣和帽子。 1890年外科学之父—威廉姆.哈尔斯帝得提出医护人员戴外科手套保护双手,防止消毒剂的腐蚀。 1897年引入外科口罩。 1891年提出对手术器械进行加热灭菌。 1900年进行的手术,医生护士已经戴上了帽子、口罩,穿上了白大褂。 无菌技术发展历史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所致各种并发症常常给病人带来不同的伤害,严重者导致手术失败乃至死亡。在19世纪中期之前,手术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剌激热”然后出现手术切口流脓、全身败血症,经常会造成患者死亡。 直到19世纪60年代晚期,Lister 引入了无菌原则,才使得术后感染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Lister的工作彻底改变了外科手术,使其从与感染和死亡相伴,变为可以消灭病痛、延长生命的一种技术。 外科手术感染概况 美国每年有2700万患者实施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2.6%,其中66.6%局限于切口,33.3%波及器官与腔隙,SSI发病率占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16%,居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构成比的第3位。 土耳其等国报道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为5.2%--24%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占61.1%--62.3 %。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占14.9%--33.4%。 器官和腔隙感染占5.5%--22.7%。 外科手术感染概况 手术是指患者在手术室接受外科医师至少在其皮肤或黏膜上做一个切口,包括腹腔镜,并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缝合切口。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 外科手术感染是外科领域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手术切口和手术部位,也有的发生在远离切口的脏器和腔隙内。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轻者仅切口感染,重者可发生手术脏器和腔隙感染,甚至发展为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尽管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已由20年前的7%左右降至当前的3%左右,但如何预防外科手术感染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    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者 A D B C E 健康状况 年龄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肥胖 2 1 术前住院时间 手术持续的时间 备皮方式及时间 3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4 手术室环境 5 手术技术  预防性抗菌药物 6 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7 手术器械的灭菌 手术方面 类别 标 准 Ⅰ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 切口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