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沙门氏菌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沙门氏菌病.ppt

防制 消毒: 种蛋消毒:入孵种蛋,在孵箱内消毒,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薰蒸消毒 KMnO4 6g+福尔马林 15ml/m3,关箱,让其蒸发,15’-30’,打开孵箱,开动风机,吹去蒸汽。孵化器消毒:开始及停止孵化期间,要对孵化器用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消毒,死胚作无害化处理。 ?药物防治:紫外灯照射育雏室,0.01%高锰酸钾饮水1-2天,易感期,用敏感药物预防。???常用的抗生素有效。????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龙岩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2008级动物医学专业 兽医传染病学 龙岩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2008级动物医学专业 兽医传染病学 兽医传染病学 人畜共患传染病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副伤寒) 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各种动物疾病的总称。 临诊特点:败血症、肠炎、孕畜流产。 人: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迄今为止,已知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将近2500种。 我国1911年-1989年发现250个,所有沙门氏菌都有致病。 病原—形态 革兰氏阴性 短杆菌。 无荚膜,无芽胞,周鞭毛(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无)。 分类及血清型 本属细菌包括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又称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和邦戈尔沙门氏菌(Salmonella bongori)两个种。肠道沙门氏菌:包括6个亚种。 肠道沙门氏菌肠道亚种(S.enterica subsp enterica) (又称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亚种,Subsp.Choleraesuis), 肠道沙门氏菌萨拉姆亚种(S.enterica subsp.salamae), 肠道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S.enterica subsp.arizonae), 肠道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S.enterica subsp.diarizonae), 肠道沙门氏菌浩敦亚种(S.enterica subsp.houtenae), 肠道沙门氏菌因迪卡亚种(S.enterica subsp.indica)。 依据其对宿主的感染范围 宿主适应血清型和非宿主适应血清型 宿主适应血清型(适应的宿主有致病性):马流产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A.C)、鸡白痢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 非宿主适应血清型(多种宿主有致病性):鼠伤寒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田纳西沙门氏菌等。 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过去认为分别对猪和牛有宿主适应性, 近来发现它对其他宿主也能致病。 病原—抗原性与血清型 通常有O、K、H抗原及菌毛抗原等。 0抗原:血清学分型的基础,58种。 H抗原:63种。 血清型:2500种以上。有3个以中国的地名命名。除了不到10个罕见的血清型属于邦戈尔沙门氏菌外,其余血清型都属于肠道沙门氏菌。 引起人畜致病的血清型主要有30种多左右。??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畜及带菌动物。 传播途径:消化道、交配或胎盘; 易感动物:人、家畜和家禽及其它动物,幼龄动物较成年者易感。 健康畜禽带菌现象很普遍。 抵抗力:一般。 发病机理 毒力质粒 :大肠黏膜层固有的梭形细菌可产生挥发性有机酸而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沙门氏菌迁居于小肠下端和结肠,侵入上皮细胞繁殖,进入固有层,被吞噬而进入局部淋巴结。刺激前列腺素分泌,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导致腹泻。研究发现与毒力质粒。 内毒素:脂多糖。 肠毒素:能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 过去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气喘病合称为五大传染病。 亦称仔猪副伤寒。 急性者为败血病,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 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1—4月龄仔猪多见。 猪沙门氏菌病 病原 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suis)及Kunzendorf 变种   猪伤寒沙门氏菌(S.typhisuis)及Voldagsen 变种    流行病学 发生于1-4月龄小猪,大猪带菌,呈隐性感染。 传染源:发病、带菌猪或带菌的人(间歇排菌)。 传染媒介:污染饲料,饮水,特别是动物蛋白质。 传染途径:消化道。 诱因:气候变化,营养不全,特别缺乏维生素、Ca、P比例失调,环境卫生差,拥挤、长途运输 往往继发于猪瘟等其他传染病,副伤寒容易掩盖猪瘟。 症状 急性败血型 多见于断奶前后(2—4月龄)仔猪?。 发热,拒食,死亡快(经1—4日死亡)。 耳根、胸前、腹下等处皮肤出现紫斑。 后期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