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颈椎骨折分型.ppt
治疗(五) 2、后路椎板成形术+侧块(椎弓根)钛板螺钉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 适应症:具有前一种术式的适应症同时伴有⑴明显的节段性不稳定;⑵轻度后凸畸形,术前过屈过伸X线片显示后凸畸形在后伸位时可以自行矫正。 治疗(六) 3、后路椎板成形术(单开门、双开门)+神经根管扩大术 适应症:具有第一种术式的适应症同时伴有⑴比较明确的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和体征;⑵椎管狭窄特别严重,例如严重的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严重的OPLL造成椎管有效容积明显减少,特别是神经根管入口也明显狭窄时,为了防止开门后脊髓后移造成神经根过度牵拉而出现神经根损害的症状,例如颈5神经根麻痹,可以选择性地进行神经根管减压。 治疗(七) 后路、前路联合手术术式以及适应症: 适应症:⑴存在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同时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骨刺形成、孤立型OPLL导致脊髓腹背受压同时脊髓前方局部压迫特别明显的脊髓型颈椎病,椎管侵占率≥50%;⑵存在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需要后路减压,同时伴有明显的颈椎后凸畸形,术前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显示颈椎后凸在过伸位不能自行矫正而要前路手术矫正者。 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问题 1、充分减压与颈椎功能的保护 2、内固定、椎间植骨与植骨替代物 小结 1. 颈神经根支配区域-定位诊断 2.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复杂性(上下运动神经元) 3.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肌电图 4. 诊断相对容易,具体外科治疗方法选择复杂。 颈椎外科治疗新进展(1) 1.1 颈椎间关节成形术 颈椎间关节成形术正在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并与融合术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完整报告尚未完成。但多个研究中心已经报告了3种假体的研究结果。所有研究均显示,成形术与融合术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成形术可使颈椎运动范围平均增加1b~2b。来自欧洲的6年随访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保留运动功能,邻近节段病变的进展也有所控制。当然还需要更长期的随访研究。早期功能恢复是该手术的优势之一。成形术无需患者制动,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融合术。 颈椎间关节成形术的并发症包括骨赘形成后继发椎管狭窄、置入过程中椎体骨折、自发融合、假体脱出、后凸成角畸形等。 颈椎外科治疗新进展(2) 1.2 并发症研究 有医师报告退变性颈椎疾病术后10年随访研究,总并发症率为31.9%,死亡率为11.4%。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超过74岁),脊髓病的诊断、仅行后路融合、或前后联合融合。 发现颈椎前路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超过50%,术后2年为15%。相关因素包括女性、翻修手术、多节段手术。使用软组织拉钩引起食管上括约肌黏膜缺血可能是导致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应措施包括将气管内球囊气压维持在20以下,间断放松拉钩,以及再次撑开拉钩后使用套囊等。 颈椎外科治疗新进展(3) 1.3 颈椎病 对于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和颈椎病行减压术的患者,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与前路减压融合术近似。椎板成形术避免了融合术相关的问题,却会引起后凸畸形和慢性颈痛。有多种对策避免这类情况发生。等通过棘突基底部截骨保留棘突-韧带-肌肉复合体,以钢丝固定重建。30名患者前凸角度平均增加9b,而无后凸形成。其他减少颈痛的方法还包括避免7行椎板成形术,以及于3行椎板切除术而不是椎板成形术,以此为2保留更多的肌肉组织连接。这一技术可减少轴向疼痛,但还需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40例行椎板成形术后发生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发现脊髓向后移位而减压充分,由此再次证实后方减压允许脊髓向后移位。尽管进行了有效的外科治疗,大多数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术后继续进展,甚至复发。至今尚无有效方法,融合术是否会加重或减缓这一现象也不得而知。 如何治疗以及劝告无症状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存有争议。颈椎研究学会的最新报告显示,30%颈椎管狭窄患者曾有轻微外伤史,其中一半出现神经症状。进一步研究将着眼于外科治疗能否阻止神经损害。 颈椎外科治疗新进展(3) 1.4 脊髓监护 颈椎手术术中神经生理监护并不增加手术安全性或具有经济效益。等复习1039例减压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患者,所有体感诱发电位改变均可经血压规整纠正,仅有1例神经损伤未被发现,结果发现使用与不使用诱发电位监护并不存在差异,经颅运动诱发电位似乎可以识别5神经根损害,但不能有效预防神经根损伤。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EMG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