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床旁超声下腔静脉监测与CVP.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床旁便携式超声下腔静脉监测与CVP的相关性研 究 背 景研 究 背 景中心静脉压(CVP):评估前负荷优点:运用广泛、被普遍接受、中心静脉建立后操作简便缺点:受多因素影响、有创性(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危机紧急状况不适用便携式超声:测量下腔静脉(IVC)宽度及动度优点:携带方便、无创、快速、无并发症、适用范围广缺点:需专业培训、与CVP的相关性有待证实,评估血管内容积的有效性有待证实研 究 背 景Gosink于1978年首次描述了下腔静脉直径与CVP的关系从那之后,超声成为一种可靠的测量腔静脉的方式,已有各项研究表明CVP(或右心房压力)与下腔静脉的各种相关性以期在无法得到CVP或CVP受诸多因素影响时使用下腔静脉宽度来指导液体复苏研 究 目 标探讨CVP与床旁便携式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部位测量的超声视图,以寻找测量下腔静脉直径的最佳解剖位置研 究 目 标便携式床旁超声使用的床旁超声便携、型小、易于操作图像和测量值易于获取,无需复杂的图像制作,无需多个视图或复杂的测量技术,无需特殊设备(如经食道探头)临床医师经简单培训即可操作资 料 与 方 法研 究 方 法研究设计:前瞻对比、观察性数据收集时间2008-2009(为期9个月)地点:布鲁克陆军医疗中心(美国德克萨斯)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研 究 方 法入选标准:≥18岁,具中心静脉导管排除标准:无法取仰卧(不适合超声检查;包括自主呼吸时端坐呼吸、严重的颅内高压患者)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由既往超声心动图证实),因其可能对CVP值产生影响研 究 方 法测量方法:仰卧位,于吸气末和呼吸末时分别测量下腔静脉直径(无需刻意训练呼吸运动)在体表解剖标志上用便携式超声确定下腔静脉的位置为了提供一个近、中、远段的下腔静脉直径,于以下三个解剖位置测量:剑突下膈肌尾部1.5cm处(剑突下),髂骨近端2cm处(髂骨上),上述两者的中点(约在腹腔干水平:中腹部)研 究 方 法测量时冻结图像,再选择最大横向直径和纵向直径测量研 究 方 法使用超声机的卡尺测量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若无法获取良好的图像是指质量不佳的图像(气体过多或体型过大)或不适当的临床状况(衣物或敷料让探针无法接触)所有的超声操作员均是研究小组成员(医疗团队),他们或具有床旁超声资格证或在研究开始前接受了3-4h的特殊培训每个视图的采集和测量预计90s研 究 方 法同时收集CVP的数据(有右心导管的患者采集右心房压力),可使用压力传感器校准或测量(护理团队测得)采集其他数据,包括生命体征(在图像成像时获取)及一般诊断护理团队不能接触研究数据;超声操作者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未知,但对CVP的结果知晓研 究 方 法数据采集采集每位患者超声测量的下腔静脉直径(共12个):3个不同的解剖部位分别在横向和纵向及吸气和呼气末测量的直径比较下腔静脉直径与CVP的相关性研 究 方 法使用散点图和柱状图收集数据计算线性相关性系数,以确定该研究所有组合的最佳的分辨率和最低标准误差所有的组合均运用非线性(二次)回归分析在亚组中做了机械通风和自主呼吸的分析,因为正压通气会影响CVP的变化使用SPSS v11.5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结 果入选对象72例,平均年龄67.2岁(21-94岁),男性37例(51%)7例因三尖瓣膜心脏病而排除,最终65例纳入研究, 其中24例(43%)机械通气主要诊断:呼吸衰竭(包括肺炎和充血性心脏衰竭)12例(18%)败血症11例(17%)胰腺炎3例(5%)肾功能衰竭3例(5%)消化道出血2例(3%)结 果患者的一般情况结 果57例(89%)剑突下视图良好,能成功获取下腔静脉直径44例(68%)中腹部视图良好28例(43%)髂骨视图良好极少数难以获取视图的患者,其CVP的分布变化与视图易于获取的患者相似结 果线性相关性机械通气患者和非机械通气患者线性相关系数(r值)在任何解剖部位均有显著差异髂骨上、纵向、吸气末的下腔静脉直径与CVP的相关性最好同一解剖部位,吸气末测量值与CVP的相关性更好纵向普遍比横向的相关性更好(除髂骨上方)结 果下图显示剑突下,CVP与下腔静脉直径的线性相关性吸气末CVP与下腔静脉直径的线性相关性结 果呼气末CVP与下腔静脉直径的线性相关性结 果非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结果类似,吸气末纵向测量r值分别为:剑突下 (0.58, 95% ,CI 0.38–0.73),中腹部(0.57,95%CI 0.34-0.75),髂骨上(0.50,95% CI 0.15-0.74)。自主呼吸亚组(纵向吸气末测量)线性回归的r-值是:剑突下(0.69,95% CI 0.45-0.83),中腹部(0.66,95% CI 0.20-0.80),髂骨上(0.40,95% CI 0.12-0.76)机械通气亚组:剑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