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副刊视野C03文汇报08发展高能物理香港也可以虽然.doc

副刊视野C03文汇报08发展高能物理香港也可以虽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副刊視野 C03 文匯報 2006-06-08 發展高能物理香港也可以 ?  雖然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仍處於興建初階段,但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在兩年前已開展有關的實驗,實驗室地點並不如大亞灣般偏僻,而是位處鬧市中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香港仔隧道中間。當你深夜乘車行經香港仔隧道時,看到隧道內人影重重,請不要害怕。他們只是一群熱心科研的年輕研究生。 鬧市中找隱蔽實驗室  潘振聲向記者解釋,早在香港仔隧道動工初期,一些港大物理系教授發覺隧道兩邊的山頭(金馬倫山及聶高信山)高度,能有效阻擋部分宇宙射線,在隧道內擺放探測器,可減低背景幅射造成的「噪音」。於是港大向隧道公司建議,在兩條隧道中間的三條管道中的一條內加建。其後,隧道公司同意讓大學在2號閘通往5號閘的管道內,開闢一間小室作實驗用途。  「物理系在實驗室建成後進行過一系列關於宇宙射線的實驗,獲得一定的成果。後來,由於主事的教授退休,無人接替工作。另外,隧道車輛流量日漸增多,使進出實驗室變得麻煩,加上距港大頗遠,不易轉為教學用途。所以,約在80年代尾,實驗室便開始荒廢。隨着時間流逝,大學和隧道公司都遺忘了實驗室的存在。」  自大亞灣的計劃提出後,潘振聲和港大物理系教授梁幹莊記起香港仔實驗室的地理環境與大亞灣頗相似,可進行前期實驗的參數量度,所以向隧道公司申請重新啟用實驗室。  「我們初向隧道公司提出時,他們十分疑惑,彷彿從來都沒有實驗室。翻查記錄後,才確定真有其事。原來實驗室在管道內廢置了20多年,每天在門外經過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對這房間產生好奇。」  實驗室重開後,潘振聲等人發現遺下的儀器仍可使用,部分也適用於探測中微子實驗。只要重修和添置一些新儀器,實驗室便可重新運作。 時間有限 辛苦了研究員  現時,香港仔隧道的交通遠較20年前繁忙,他們要待隧道實行單管雙程行車,以及不用進行清潔和維修時,才可進入實驗室,然後在解封前離開。由於隧道公司在星期六、日和公眾假期都不會封閉管道,所以他們每星期只有3至4日的凌晨一至五時才可進行實驗。  「由於實驗室不是任何時間均可進入,所以研究人員在計劃實驗和時間安排上都要分外周全,若時間計算失誤或漏帶所需工具,該日的實驗可謂白費,而且工作的時間與慣常的生活作息可謂完全巔倒,使同學在不論生理上或心理上都容易疲累。每次實驗完畢時都是清晨四、五時左右,通宵的交通工具班次稀疏,同學回家都十分麻煩,有位住在屯門的研究助理寧願在街上遊蕩一個小時,等待乘坐頭班車回家。」  香港仔隧道的中微子實驗由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物理系合作進行,而實質「落手落腳」操作儀器和處理數據的則是兩家大學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以及一兩位中學學生。由於經費所限,實驗室內的新置儀器都由研究生們「一手一腳」從散件裝卸而成,或是接收一些國外大學棄置的二手貨。  可能本港大學的基礎科研都面對着同樣的經濟短缺的問題,一名剛畢業的物理碩士研究生曾對記者表示,由於研究經費和技術人員嚴重短缺,他兩年的碩士課程裏,除了忙於協助教學、修讀課程、做實驗,以及撰寫論文外,還要分出一半時間用於維修儀器。 實驗幫助培養科研人才  除了經費以外,實驗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香港嚴重缺乏熟識中微子實驗的人才。潘振聲表示,他本人與中大的代表朱明中教授一直都是從事理論方面的研究,梁幹莊在美國就讀博士時的研究雖與粒子物理實驗有關,但回港後已轉為另一類研究,而且本港科研中,一直缺少高能物理實驗這一環。  為了解決這問題,他們惟有向外尋求協助,詢問內地和外國專業人士的意見,其中最「落力」的可算是美國加洲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陸錦標教授,他也是一力促成中美大亞灣實驗中合作的關鍵人物。  香港仔的實驗在整個大亞灣的計劃中只是一個開端,為這個龐大的計劃提供參考數據。潘振聲希望透過這計劃,推動本港高能物理的發展,為有志從事科研的新一代,提供多一個選擇。  「上月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訪港,吸引了幾百名中學生出席他的講座。丁肇中以對粒子物理的貢獻獲獎,如果在3年前,有中學生聽完他的演講,受到啟發,希望考進大學後可從事丁肇中的研究。我會對那位學生說,對不起,只有到外國才可以,但到今天,我可自信地告訴那同學,放心留在香港上大學吧!」 通識問答  θ13的實際數值對宇宙模型有何影響?  為加強本報與讀者的互動,並配合香港的通識教育,歡迎讀者尤其是香港各學校的同學來稿解答,答案請用電郵(feature@)或傳真發送給「視野」版編輯,部分精彩答案將刊登在本報文字版或電子版上。 本文章版權屬於 文匯報 所有,如需轉發,必須獲該報同意。 ---------- 1 ---------- ? 副刊視野 C03 文匯報 李澤銘 2006-06-08 大亞灣建國際級粒子實驗室 中美合作探索宇宙起源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