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ppt
* * * 第一章 吃与民族的命运 ——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如天之天者,斯可以。 ──管仲 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他们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 一位资深法国营养专家 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 每天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电视,翻看报纸,都可以看到大量各式各样的食品广告。 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 然而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这直接导致了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大主题。 只要随便打开一家中文网站的搜索引擎搜索 “食品”或“吃”等字词 结果与之最多的关联词便是 “安全”和“中毒” 这对素以美食大国自负的国人不能不说是一种 以“永恒之城”和“母狼乳婴”故事为标志的罗马古城 因其在历史上的强大与奢侈放纵,同时还有其对中世纪欧洲和现代西方世界影响的持续力而闻名的 西罗马帝国 长久一直萦绕在历代西方史学家思维间一个千古悬疑 ——为什么突然消亡了?! 注:西罗马在公元5世纪为哥特人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克 1969-1976年,在英国南部赛伦塞斯特考古发现一座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的罗马人的墓群,考古学家们从这里找到了450具骸骨,其中多数骨头中的含铅量,都是正常人的80倍之多,儿童骸骨则更加厉害 。 铅中毒 ! 西罗马人对他们的优良供水系统一直引以为傲,他们通常都以铅管输送饮用水。罗马人用铅杯喝水,用铅锅煮食,甚至用氧化铅代替糖调酒。吃下如此多的铅,一定会全身无力。而连续吃下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后期的罗马皇帝经常鼓励夫妻生育更多子女,可能是为预防人口减少,虽然并无精确详细的人口消长数字证实有这种现象。现代科技证明即使吸收微量的铅,对生殖能力也会有影响,所以罗马人很可能因为喝了含铅的酒和水而致死及致帝国覆亡。 当然,铅中毒也不可能是罗马城于公元5世纪被攻陷的惟一原因。但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在西罗马被灭亡后,继续存在1000多年呢?虽然东罗马帝国仍然能存在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件事情也值得人们关注,那就是东罗马帝国境内的铅矿较西罗马要少得多,所以当地居民只得凑合使用自认为较低劣的瓦锅和陶杯。 “一个民族的命运, 要看他们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近年以来,全球有数亿人因为摄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而生病。许多食源性疾病孤立地出现,甚至使大量人群受罹,这些都未引起有关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食源性腹泻仍然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成为发展中国家婴幼儿主要死因之一。据估计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15亿人发生腹泻,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300万。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但增加了额外负担,还消耗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 在我国,猪肉中“瘦肉精”引起的多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与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曝光”,再加上媒体所报道的谷类食品和腐竹中“吊白块”、水产品中甲醛、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饮料中的塑化剂等“新闻”,引起了空前的广泛关注。 “我们还能吃什么?” “食品安全日趋严重,50年后广东的大多数人将丧失生育能力” ——钟南山院土 “民以食为天” 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民族重视“吃”和“吃”在日常生活与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的一种妥贴而形象的表达。 然而,不禁责问: 是谁把我们的“天”捅破了?我们还能相信谁?! 答案只有一个 ——自己! 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我们的行动去监督不法行为、促进法制的完善,建立健康和安全 的饮食理念! 有毒食品在千百年来,不仅侵蚀着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和性命,而且对那些名扬百代、为人类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卓尔不群之士也不放过,甚或在他们付出生命代价之后,一直还要使他在生前视若生命的名誉蒙尘含羞——以伟大的《命运》交响曲震撼并激励过世界角角落落几代人的乐圣贝多芬,便是一个不幸的个案 。 贝多芬之死 一直以来,历史学家们都把贝多芬的死亡原因归于足以令任何男子耻辱的性疾病——梅毒,尽管人们也一直好意的用中西通用的“才子风流”之因为其辩解,但近二百年来人们还是有美玉微瑕之感。 幸而,最近一个由基因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法医组成的科学家小组的一个研究项目,却意外地为贝多芬洗脱了一直以来强加在他头顶上的恶名。该项目正如其负责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