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急症高热虚脱.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急症高热虚脱.ppt

第一节 高热 一、概述 定义:凡口腔温度超过39℃以上即称为高热。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风湿病、胶原性疾病、部分恶性肿瘤、严重灼伤、中暑和阿托品中毒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邪气是引起高热的主要原因,其中以风寒、风热、温热之邪和疫疠之气为主,亦有内伤发热者。 二、临床表现 本病以口温在39℃(或腋温39.5℃、肛温38.5℃)以上为主症。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口干渴、小便黄、脉洪大而数的特点。 辨证分型: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 塞流清涕 风热壅盛: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头痛鼻塞 咽喉肿痛,咳嗽痰稠,渴喜冷饮 热在气分:高热汗出,烦渴引饮,小便黄 赤, 大便秘结 热入营血:高热夜甚,烦躁不安,甚则神昏 谵语,或斑疹隐隐,或吐血、衄血 疫毒熏蒸:壮热烦躁,头面红肿热痛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泻火解毒。只 针不灸,泻法。 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方义: 加减:风寒:风池、风门;风热:尺泽、鱼际、少商;气分热盛:内庭、十二井穴、支沟;热入营血:曲泽、委中、神门、中冲;神昏谵语:水沟、素髎、十宣;肌肤丹痧:血海、膈俞、委中。 操作:大椎、尺泽、曲泽、十二井穴、委中、十宣穴点刺出血。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耳针:耳尖、神门、耳背静脉、肾上腺 2、穴位注射:曲池、风门、足三里 药物:柴胡注射液、银黄注射液、鱼腥 草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液 第二节 中暑 一、概述 定义:盛夏季节突发于高温环境中的一种急 性外感热病。 按轻重程度分:伤暑、暑厥、暑风(暑痫)。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盛夏酷暑时节冒暑劳作、远行或高温作业,或年老体弱者在通风不良之处,或因睡眠不足,劳倦过度,饮食减少,正气亏虚,复感暑热,暑湿秽浊之邪,轻者郁于肌表,阻遏气机,重者暑热炽盛,内陷心包,蒙闭清窍,或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虚甚则两脱之危候 。 二、临床表现 本病在盛夏或高温环境下骤然起病,以高热汗出或无汗、心慌、头晕、烦渴,甚侧神昏、抽搐等为主症。 辨证分型: 轻症: 中暑阳证: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心烦, 口渴,身热多汗,疲乏无力,面红溲赤 中暑阴证:身凉无汗,肢厥困倦,胸闷气 短,纳少便溏,恶心呕吐,渴不欲饮 重症:高热汗出,或壮热无汗,烦躁不安, 胸闷呕恶,口唇干燥,甚则猝然昏倒, 神志不清,手足抽搐,舌质红绛少津。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清泻暑热、解暑宁心,以针刺为主, 泻法。 处方:百会、大椎、合谷、内关、曲泽 方义: 加减:头晕头痛:太阳、头维、印堂;呕吐:中脘、公孙;中者阴证: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暑阳证:内庭、陷谷;中暑重症:曲池、委中;神志昏迷:水沟、十宣;手足抽搐:阳陵泉、太冲;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关元、气海、太渊。 操作:百会、大椎、太阳、印堂、十宣、曲泽、委中可用三棱针刺络出血。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温熨法:腹部、关元、神阙 2、耳针:耳尖、神门、肾上腺、皮质下、心、枕 第三节 抽搐 一、概述 定义:指筋脉拘急致四肢不自主地抽动。 常见的西医病症:高热惊风、急性颅内感染、高血压脑病、癫痫、妊娠痫证、破伤风、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癔病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心、肝、肾有关,尤其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风毒内袭、金刃所伤、虫兽咬伤、阴血亏虚等也是引起抽搐的重要原因。 中医病名:搐搦、拘挛、刚痉、柔痉、痉厥、惊厥 二、临床表现 以四肢不自主抽动、颈项强直、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症,严重者可伴有昏迷。 辨证分型: 热极生风: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壮热,头痛,大汗出,渴欲冷饮,神志昏迷 虚风风动:肢体搐动势缓,低热,心烦不宁,干舌燥,精神疲乏 兼有头昏目眩、气短、汗出--气血两伤 兼有腰膝酸软,胁肋灼痛,午后低热--肝肾 阴虚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熄风止痉。以督脉腧穴为主。只针不 灸,实证用泻法,虚证平补平泻。 处方:水沟、大椎、筋缩、合谷、太冲、 阳陵泉 方义:水沟、大椎、筋缩-熄风、通络、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