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地理专题讨论1: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治理与开发 思考几个问题 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背景 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旱涝、盐碱、风沙”三大障碍及其成因分析 人类活动对本区的影响 治理本区中低产田的意义和方法 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形及特点 划定黄淮海平原的界线为:北起燕山山脉的南麓;南抵桐柏山、大别山的北麓,以江淮流域的低分水岭为界;西起太行山、秦岭的东麓,东面包围了鲁中南山地,临渤海、黄海。位于东经113°至东海岸线; 北纬32°00’-40°30’之间,其总面积为38.7万平方公里。 在流域上主要包括淮河、海河、黄河、滦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以及源于鲁中南山地的一些中小河流域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 地貌组成和地势特点 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共同冲积而形成的典型的冲积平原,由缓斜平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燕山山麓)、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滨海平原(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等)三部分组成。 地势: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 黄淮海平原区中低产田的分布地区 讨论: 根据上两幅图,分析黄淮海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 改造中低产田的意义 治理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黄淮海平原后备耕地不足,现有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很多,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 其次是黄淮海平原现有耕地中大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理 因地制宜进行开发 具体做法有哪些? 低洼地的治理与开发 低洼地治理开发的原因——(案例:辛店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 低洼地治理开发的方法——鱼塘-台田模式(塘田模式) 阅读材料1 山东省禹城市在黄淮海平原中的位置 山东省禹城市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部,是黄淮海平原上的100多万公顷涝洼盐碱地的组成部分,是农业低产区,产量低而不稳,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但是,这部分土地有分布集中、水土资源丰富等特点,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山东禹城地区的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大多在1米以下,这一地区既有涝洼地,也有盐碱地的分布,尤其是盐碱地在图中有明确的显现,禹城市低产田以涝洼地和盐碱地这两种类型为主。辛店洼试验基地位于禹城市的北部,北丘洼试验基地位于禹城市的西北部。 辛店洼低湿地的主要自然条件 分析上图,结论如下: (1)图中地势的变化是中间低四周高,洼底的平均海拔17.5米,洼缘的平均海拔19.5米,由此辛店洼的地形具有地势低平的特点。 (2)辛店洼的水文变化是冬春季节由于降水少,河流水位大致与洼底的海拔高度持平,洼内基本无积水,洼底盐碱化;当夏秋季节降水量大,并与当地河流引黄河水相遇时,河流水位升高,河水有时会倒灌入洼,海拔18.4米以下的土地积水,形成渍涝,并使地下水位提高,洼底沼泽化,洼缘盐碱化。因此辛店洼的水文特点具有季节性的渍涝严重现象。 (3)辛店洼的成土母质是黄河冲积物,因而土壤质地较好。另外,本地的水资源丰富,水质也较好。 材料:辛店洼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辛店洼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治理前,辛店洼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芦苇地和茅草地,在现有的370多公顷土地中,芦苇地、茅草牧场地约占一半;沼泽地绝大部分不能种庄稼。在未经治理以前,这里土地撂荒、农业歉收,人均年收人只有二三百元,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次还有小面积的低产田和沼泽地,充分反映了这里低湿的自然环境特点。从辛店洼的自然条件和对农业的影响可以看出低湿地的治理的必要性。 结论 辛店洼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地的开发潜力较大,而治理的关键是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渍涝严重。 讨论:治理辛店洼低湿地农业低产田可以采用挖渠排水的做法吗? 辛店洼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是地势低平,因而地下水位较高、渍涝严重,尤其是进入夏秋两季多雨时节,河流进入丰水期,河流水位上升,河流水位高于洼底高度,河水倒灌人洼,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上升,形成低湿涝洼地,导致洼底沼泽化、洼缘盐渍化。而冬春枯水期时,情况与此相反。 挖渠排水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难以下降,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讨论:辛店洼低湿地的综合治理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以往辛店洼低洼地的治理 曾采用挖沟排水的措施治理低洼地,但治理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辛店洼低湿地的主要矛盾是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挖沟排水因地势低、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难以下降,故治理效果不明显。 科学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新型治理模式的研究,摸索出了鱼塘-台田模式,其治理低湿地的指导思想是“因洼制宜”。 台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