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pdf

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1月16 日吉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01 至 2005 年,是我市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 仍将是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两大主题,以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迅速兴起,世界经济 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后,国内、国际市场日益融合。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开始 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将继续完 成工业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重 大变化,一方面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另一方面,也给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大了我们实施赶超战略的难度。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迈上 400 亿元的新台阶,五年平均增长 10 8%;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支柱产业、 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迅速成长,三 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 14 8∶48 2∶37;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 不断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进展,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初步形成,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达 12 亿美元;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道路、通信、供水、供气、供热、住宅 等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城市人 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5365 元和 2640 元。这些成就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较 好的物质基础。近三年来,全市上下不断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和创新观念,大胆探索中观经济单元 的内在发展规律,为实现新的跨越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整体运作城市经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 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尚未根本缓解,科技创新能力 较弱,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发区等新的增长点还处于成长阶段,财政收支、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展望新世纪, 我市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市场化、信息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面对新的机 遇和挑战,不进则退,大发展才有大变化,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超前谋划,大胆 创新,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受益较多的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的路子。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设想 (一)基本思路  十五计划期间,是全面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起步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 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实施产业升级、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县域突破战略,加快信息化、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促进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把吉林市建设成为以现代工业、北方旅游、地方文化 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方针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注重速度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统一,促进城市经济、农村经济 和社会事业的整体跨越。  坚持以调整为主线,把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把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结合起来,进一步优 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 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快建立人才高地和以 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突出开发区建设,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市民综合 素质和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