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肺系疾病哮喘 ().ppt
肺系病症— 哮喘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科教研室 黄宗轩 QQ:250012525 电话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哮喘的定义、范围及发病 特点; 2.熟悉哮喘病因病机; 3.掌握小儿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小儿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辨 证论治; 5.了解急重症的西医处理原则。 概述 1、定义: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临床以反复发作,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哮鸣,呼吸困难,呼气延长,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主要特征。 概述 2、发病特点:与体质(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年龄:婴幼儿及学龄前期(1-6岁)最为多见。 季节:冬春,及气候骤变时。 发病率:0.5-3.33% 预后: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部分儿童哮喘在青春期可完全消失。 若治疗不当,长时间反复发作,可造成肺肾两虚,喘息持续,难以缓解,甚至终生发作,或危及生命。 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病因病机 病因: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及嗜食咸酸、鱼腥发物等。 病理:邪入肺经,引动伏痰,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气逆痰动而为哮喘。 哮喘之疾,不管新病、久病,必有伏痰留饮之患,此伏痰留饮可视为哮喘之“夙根”,为发病的物质基础。 病位:主要在肺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风寒、风热、异物等) 引动伏痰 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气逆痰动 哮喘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寒痰内伏-寒性哮喘 外感风热,引动伏痰-热性哮喘 外感风寒,外邪化热或痰热内伏-外寒内热 痰饮壅肺,肾阳虚衰-肺实肾虚 肺虚表卫不固,脾虚运化失健-肺脾气虚 脾虚运化失司,肾虚摄纳无权-脾肾阳虚 痰热耗灼肺肾二阴-肺肾阴虚 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多有湿疹史,过敏史,家族哮喘史。 (2)反复发作病史;诱发因素(接触或吸入、 进食过敏物质;呼吸道感染、寒冷剌激 等);先兆症状(喷嚏,鼻塞,咳嗽)。 (3)发作时症状(常突然发作,咳嗽阵作,喘 促气急,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摇 身撷肚,不能平卧)。 (4)体征:呼气延长,肺部哮鸣音。 诊断与鉴别诊断 (5)辅助检查: 血常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 胸部X线检查:发作期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肺纹理可增多,缓解期大多正常;并发支气管肺炎或肺不张时,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阴影。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与肺炎喘嗽鉴别: 主症:发热、咳嗽、气急、鼻煽 体征:肺部闻及细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血象 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辨虚实: 实证:哮吼痰鸣,气急喘息,胸膈满闷,腹胀便结,,脉实有力。 虚证:久病虚喘声怯,短气神疲,汗出畏冷,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脉虚无力。 虚中夹实: 辨证论治——辨证思路 辨寒热: 寒证:咳喘畏寒,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 热证:咳喘痰黄,身热面赤,咽红,舌红苔黄。 表寒里热(寒热兼夹):咳嗽哮鸣,恶寒,鼻塞涕清,舌质淡为风寒在表;而发热口渴,咽红,痰黄稠,舌苔黄为里有痰热。 辨证论治——论治方法 “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缓解期扶正以治其本,治以补肺固表,扶脾益肾,调其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可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证治分类—发作期证治 (1)寒性哮喘 症状: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白清稀,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法夏、炙甘草、五味子、白芍,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款冬花、紫菀 证治分类—发作期证治 (2)热性哮喘 症状:咳嗽喘息,声高息涌,喉间哮吼痰鸣,咯痰稠黄,胸隔满闷,身热面赤,口干咽红,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常用药:麻黄、北杏、甘草、石膏,苏子、葶苈子,桑白皮、款冬花 证治分类—发作期证治 (3)外寒内热 症状:喘促气急,咳嗽痰鸣,喷嚏,鼻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咯痰黏稠色黄,尿黄便秘,咽红,舌红,苔白,脉滑数或浮紧。 治法: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苦杏仁、甘草、石膏,蚤休、桑白皮 证治分类—发作期证治 (4)肺实肾虚 症状:哮喘持续不已,喘促胸满,动则喘甚,面色不华,咳嗽痰多,喉间痰鸣,畏寒肢冷,神疲纳呆,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泻肺补肾,标本兼顾 方药:苏子降气汤或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苏子、法夏、陈皮、茯苓、当归、前胡、厚朴、枳实、甘草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射干、麻黄
文档评论(0)